先生屋小如宛丘,岁晏苦听风声愁。
一宵风息得安寐,同云已阁低檐头。
晓来重衾足不热,却怪纸窗明太澈。
小童狂喜排闼来,报道空庭已堆雪。
撒盐飞絮犹纷纷,隔却一纸无声闻。
反披羊裘洞扉立,心目照曜寒无垠。
此时兴发睡魔去,今年见雪此初度。
倾囊只合市村醪,炙砚还应遣长句。
微哦忽忽思前游,丙戌岁暮吴陵舟。
压篷大雪苦无饮,至今典却相如裘。
回头此景如电掣,其间聚散复一瞥。
范阳公子诗中豪,白战何曾持寸铁。
此雪应让燕山多,击筑故人悲且歌。
寒夜谁来剡溪访,乘兴欲往将如何。
将如何,雪不止。
随风飘扬低复起,散入千村万村里。
山僧执帚仰看天,昨夜厨空已无米。

晓雪

先生屋小如宛丘,岁晏苦听风声愁。

一宵风息得安寐,同云已阁低檐头。

晓来重衾足不热,却怪纸窗明太澈。

小童狂喜排闼来,报道空庭已堆雪。

撒盐飞絮犹纷纷,隔却一纸无声闻。

反披羊裘洞扉立,心目照曜寒无垠。

此时兴发睡魔去,今年见雪此初度。

倾囊只合市村醪,炙砚还应遣长句。

微哦忽忽思前游,丙戌岁暮吴陵舟。

压篷大雪苦无饮,至今典却相如裘。

回头此景如电掣,其间聚散复一瞥。

范阳公子诗中豪,白战何曾持寸铁。

此雪应让燕山多,击筑故人悲且歌。

寒夜谁来剡溪访,乘兴欲往将如何。

将如何,雪不止。

随风飘扬低复起,散入千村万村里。

山僧执帚仰看天,昨夜厨空已无米。

注释:

  1. 先生屋小如宛丘(先生的房子小得像一个山丘):形容房子小得像山丘一样。
  2. 岁晏苦听风声愁(年底时痛苦地倾听着风吹的声音):指在年终的时候,作者因为天气寒冷、风大而感到痛苦和不安。
  3. 一宵风息得安寐(一夜之间风停息了,可以安睡):形容在风停息后能好好休息,得到安宁。
  4. 同云已阁低檐头(同样的云彩已经覆盖在低矮的屋檐上):描绘出夜晚天空中阴云密布的景象,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
  5. 晓来重衾足不热(清晨起床,被子又厚又暖,感觉不到一丝寒意):形容冬天早上的温暖,让人忘记了寒冷。
  6. 却怪纸窗明太澈(却觉得窗户透亮得太明显了):这里的“却”是转折词,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怪”则表达了一种惊讶的情感,因为窗户太明亮了让人觉得奇怪。
  7. 小童狂喜排闼来(小孩子们兴奋地跑进屋来):形容孩子们因为外面有雪而高兴,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屋享受雪的乐趣。
  8. 报道空庭已堆雪(报告说庭院里已经积满了雪):形容冬天的景色非常美丽,庭院里已经积满了厚厚的白雪,显得异常洁净。
  9. 撒盐飞絮犹纷纷(撒盐的飞絮还是不停地飘散):形容雪花在空中飞舞,飘落的场景非常美丽但同时也很凌乱。
  10. 隔却一纸无声闻(隔着一层纸,听不到任何声音):形容雪花落在纸上发出的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
  11. 反披羊裘洞扉立(反穿着羊皮大衣站在门洞里):形容自己为了抵御寒冷而穿上了厚重的衣服,站在门洞里欣赏外面的雪景。
  12. 心目照曜寒无垠(眼睛被映照得通红,感觉到寒冷没有边界):形容自己的内心被寒冷包围,无法抵挡外界的严寒。
  13. 此时兴发睡魔去(此时兴致勃发,把睡魔都赶走了):形容由于看到美丽的雪景而激发了自己的兴趣,从而摆脱了睡眠的困扰。
  14. 今年见雪此初度(今年第一次见到下雪):表示自己对下雪这个景象特别感兴趣,并且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色。
  15. 倾囊只合市村醪(倾尽囊中的钱财,只买到了市井里的酒):“倾囊”是指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买酒,表现出作者对喝酒的喜爱;“市村醪”是指在市场上买的村醪酒,是一种普通的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用美酒来消解因观赏雪景而产生的愉悦心情。
  16. 炙砚还应遣长句(用烧红的砚台作为燃料,应该写出很长的句子):形容自己要用长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以此来赞美雪的美,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17. 微哦忽忽思前游(微微思考着以前游玩的情景):形容自己在看到雪景的同时,也在回忆过去的旅行经历,感受到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感慨。
  18. 丙戌岁暮吴陵舟(丙戌年年末的时候,我在吴陵乘船):这里提到了丙戌年,即古代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表示这一年的年末。吴陵可能是作者曾经生活或旅行过的地方,通过提及这个地方,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
  19. 压篷大雪苦无饮(压在篷上的大雪使得无法饮酒):形容大雪覆盖住了屋顶,使得无法打开窗户喝酒,体现了天气的变化给生活带来了影响。
  20. 至今典却相如裘(直到现在还典当掉了相如的貂裘):这里提到了“相如”,即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文人,他的貂裘在当时被视为珍贵的物品,典当掉它可能是因为贫穷或需要资金周转。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因为天气恶劣而不得已做出的生活选择,以及对于物质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苦。
  21. 回头此景如电掣(回头再看这情景就像闪电一样):形容看到雪景时的感受,仿佛看到了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给人以震撼和惊叹的感觉。
  22. 范阳公子诗中豪(范阳公子的诗中有豪迈的气概):这里指的是范阳的诗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豪迈的情感。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范阳公子的诗歌风格,或者在表达自己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23. 此雪应让燕山多(这场雪应该让燕山更加美丽):形容这场雪给燕山带来了美丽的景象,使得燕山更加壮观。
  24. 击筑故人悲且歌(有人敲打乐器,唱着悲伤的歌曲):形容在观看雪景时听到有人唱歌,歌声中蕴含了悲伤的情感,与雪景相互呼应,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氛围。
  25. 寒夜谁来剡溪访(寒夜之中谁会来拜访我的剡溪):这里是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中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形容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26. 乘兴欲往将如何(乘兴前往将会发生什么?):这里的“乘兴”意味着怀着愉快的心情,想要去做某件事情;“将如何”表达了对未知结果的担忧和期待。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既有追求和向往,又有对未知的忧虑和不确定感。
  27. 将如何,雪不止(将会怎样呢?雪仍然在下):表达了对即将发生事情的不确定性和对当前情况的担忧。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自己对雪景的迷恋和对雪下个不停的无奈感。
  28. 随风飘扬低复起(随着风的吹动,雪花飘飘然落下又升腾起来):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随风飘动的情景。这两句可能是在描写雪花的美丽和动态的美,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9. 散入千村万村里(纷纷散落到千家万户):形容雪花飘散到了每一个角落,给每个家庭带来了温暖。这里的“千村万村”可能是指广阔的农村地区,展现了雪给乡村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30. 山僧执帚仰看天(一位山中的僧人拿着扫帚抬头看着天):形容僧人在欣赏雪花时的动作和神态。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场景,山中的和尚在欣赏飘落的雪花时所表现出来的虔诚和专注。
  31. 昨夜厨空已无米(昨天晚上厨房里空空荡荡,没有剩下一点米):这里可能是在形容一场大雪过后,家中的食物被吃光了,只剩下一些柴火和水。这两句可能是在反映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让人们不得不面对食物短缺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之作,通过对雪的描述传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与意境。整体来看,诗歌采用了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画面中。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赏析:
    诗人开篇便描绘了冬日的寒冷景象,以先生的小屋和小童的快乐场景为引子,营造出了一种冬日特有的氛围。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从屋檐到地面,再到山间,层层递进,展现出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图。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雪花与其他事物进行了对比,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雪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诗歌中的抒情部分也颇具特色。诗人在欣赏雪景之余,不禁感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也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人还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这些抒情部分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其更具有了历史感和哲理性。
    诗歌在描绘景色的过程中,融入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形象化的语言。这些细节和形象化的描写不仅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美。例如,雪花飘落时的轻盈、空中飞舞的飞絮、积雪覆盖后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