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云结广厦,海燕东南飞。
年年巢君屋,主人心不疑。
穿树树枝密,入花花影稀。
即此全盛日,愿能常见之。
胡为阅时岁,匆匆恩变移。
旧巢既已毁,梁在无留泥。
岂不怀新居,但感旧所知。
徘徊日云暮,燕燕空尔为。

【注释】

杂咏 其四:这首诗是一首杂咏,写的是一只巢在屋檐下的海燕和它的旧巢的离别。

层云结广厦(广厦:大房子),:形容屋宇高峻宏伟。

海燕东南飞:海燕每年春天都会从南方飞回北方,这里借指春天。

年年巢君屋(君:你,代指人。):每年都筑巢于你的屋檐下。

主人心不疑:你对我毫无怀疑,我也不会怀疑你。

穿树树枝密,入花花影稀:穿过密集的树林,花影显得稀疏了。

即此全盛日(盛日:鼎盛之时。):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最兴旺的时候。

愿能常见之(见:见到。):希望还能常常见面。

胡为阅时岁,匆匆恩变移(时岁:时光岁月,这里比喻时光。恩:恩惠,恩典。变:变迁。移:迁移)。

旧巢既已毁,梁在无留泥(梁:屋梁。):旧巢已经被毁坏,但屋梁还在,没有留下泥土。

岂不怀新居(新居:新房。):难道不想有新居?

但感旧所知(但:只,仅仅。知:知道,了解。):只感到旧友之间的情谊。

徘徊日云暮(徘徊:来回行走。云:云彩。暮:傍晚。):在日落时分徘徊不已。

燕燕空尔为(空尔为:白白地为你而飞。):白白地为你而飞。

【赏析】

《杂咏其四》是一首描写诗人与海燕之间感情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海燕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

首联“层云结广厦,海燕东南飞”,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天空中的白云像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样汇聚在一起,而东南方向的海燕正自由自在地飞翔着。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期待。

颔联“年年巢君屋,主人心不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与海燕之间的深厚友情。每年春天,海燕都会回到诗人身边建巢居住,而诗人对此从未有过任何疑虑和不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海燕的关心和爱护,以及他对友谊的珍视和执着。

颈联“穿树树枝密,入花花影稀”,进一步描绘了海燕在树林中穿梭的场景。穿过密集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而海燕则在花丛中穿梭飞舞,虽然花朵繁多,但它们的影子却显得格外渺小。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海燕在树林中的自由和欢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即此全盛日,愿能常见之”和“胡为阅时岁,匆匆恩变移”是全诗的重点部分。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他希望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能够常常见到朋友,而不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疏远和陌生。同时,他也感叹时光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感慨世间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往往被利益所蒙蔽。

尾联“旧巢既已毁,梁在无留泥”和“岂不怀新居,但感旧所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他看到旧巢已经不复存在,而新的房屋仍然屹立在那里。然而,他心中却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不舍。他并不想放弃自己的旧居,而是希望能在新的地方找到一种归属感和安宁感。同时,他也感叹人生的变化无常,曾经的朋友如今可能已经各自忙碌,难以再有机会相聚。

尾联“徘徊日云暮,燕燕空尔为”和“即此全盛日,愿能常见之”再次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珍视。他在日落时分徘徊不已地思考着与朋友之间的往事,希望能够再次见到他们的身影。同时,他也期待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能够常常见到朋友,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示了诗人与海燕之间真挚的感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短暂,也让我们对友情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