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向筠篮露未收,唤来深巷去还留。
一场春雨寒初减,万枕梨云梦忽流。
临镜不妨来更早,惜花无奈听成愁。
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内容主要描绘了诗人卖花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摘向筠篮露未收,唤来深巷去还留。
译文:我摘下的花篮里还留着露水,叫来深巷里的人来欣赏却舍不得离开。
注释:筠(qín)篮:竹制的篮子。筠指竹子,这里用来形容篮子的质地。一场春雨寒初减,万枕梨云梦忽流。
译文:一场春雨刚刚停歇,让人感到一夜间寒意大减;万枕之间梨花如云般飘落,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注释:春雨:春天的雨水。
寒初减:一夜之间的寒冷似乎减轻了许多。
万枕:形容数量之多。
梨云:梨花像云一样飘散。
梦忽流:如同梦境中的景象忽然流淌。临镜不妨来更早,惜花无奈听成愁。
译文:面对镜子时不妨来得更早一些,因为怜爱花儿而忍不住听它的声音会心生忧愁。
注释:临镜: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不妨:可以,没关系。
惜花:怜爱花儿。
成愁:因为怜爱而生出的忧愁。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译文:怜爱那些花瓣上还带着露珠、散发着香气的地方,它们并不只在树枝上,也不只是花朵本身。
注释:齿颊生香:形容花瓣上的露珠和香气。
齿颊:脸颊。
生香:散发着香气。
不在枝头:不仅仅局限于树枝。
在担头:不仅限于花朵本身,也包括了花朵下面的部分。
赏析:
这首诗以卖花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天卖花人忙碌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卖花人的情感融入到诗句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花儿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的”怜他齿颊生香处”等句子,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