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来行有脚春,一声声唤最圆匀。
也经古巷何妨陋,亦上荆钗不厌贫。
过早惯惊眠雨客,听多偏是惜花人。
绝怜儿女深闺事,轻放犀梳侧耳频。
【注释】
何处来行:指春天的来临。
一声声唤最圆匀:形容梅花开放的声音。
也经古巷何妨陋:即使经过旧巷,也不妨碍简陋。
亦上荆钗不厌贫:即使戴着荆草做的发饰,也不嫌弃贫穷。
过早惯惊眠雨客:因为早春,人们容易因寒冷而睡眠不安。
听多偏是惜花人:因为听到太多关于梅花凋谢的消息,所以更加珍惜它。
绝怜儿女深闺事:深深同情那些被束缚在深闺中的女子。
轻放犀梳侧耳频:轻轻拨动着用犀牛角装饰的梳子,频频倾听梅花开放的信息。
【赏析】
《卖花声·题杨妃装束》是南宋诗人刘辰翁的作品。词人以“即席分赋得卖花声”为题,写自己对杨贵妃的怀念之情,并借以抒发对故国沦亡的悲痛。词作先以拟人笔法写出梅花的娇美和清丽,接着又写其不拘小节、傲岸高洁的品性,最后又写出了词人对梅花的怜爱及对其命运的关注,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关切。
上片首句写梅花开放的声音。“一声声唤”点出梅花开放时发出的阵阵声响,“最圆匀”则写出了梅花开得十分丰满圆润,形态优美。下一句写梅花开放时的景象。“也经古巷何妨陋”,既写出了梅花开放时虽然经过了狭窄的小巷,但仍然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亦上荆钗不厌贫”,写出了即使戴着简朴的发饰也不会感到贫穷,两句合起来既写出了梅花的不畏艰难,又表现了它的傲骨。
下片首句写梅花开放时的情景。“过早惯惊眠雨客”写出了梅花开放时,连早春时节也容易使人们因寒冷而失眠,因此,词人更偏爱梅花开放的季节。“听多偏是惜花人”,由于经常听到关于梅花凋落的消息,所以更加珍惜它。接下来两句则是作者对梅花的怜爱。“绝怜儿女深闺事”,写出了作者深深地同情那些被关在深宫里的女儿;“轻放犀梳侧耳频”则写出了作者轻手轻脚地拨弄着用犀角装饰的梳子,频频聆听梅花开放的信息。
整首词作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