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绝顶接天梯,几叠烟岚望已迷。
得意总忘山远近,但行休问路东西。
飘萧洞气成飞雨,冥漠丹根获紫泥。
常自笑人岩畔月,有山如此不幽栖。
【诗句释义与赏析】
发一宿庵
曾闻绝顶接天梯,几叠烟岚望已迷。
得意总忘山远近,但行休问路东西。
飘萧洞气成飞雨,冥漠丹根获紫泥。
常自笑人岩畔月,有山如此不幽栖。
注释:
- 发一宿庵:指在山上的某个寺庙或住所住上一晚。
- 曾闻绝顶接天梯:意指曾经听闻或见过从山顶直通云端的陡峭山路。
- 几叠烟岚望已迷:形容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视线被云雾遮挡,难以辨认山峰。
- 得意总忘山远近:意指当一个人过于专注于某事时,往往会忘记身处何地,即忘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距离。
- 但行休问路东西:意指只要继续前进,就不必关心方向问题,即不需要关心方向和目的地。
- 飘萧洞气成飞雨:形容山洞里的空气流动迅速,形成如雨般密集的雾气。
- 冥漠丹根获紫泥:意指在洞穴深处发现了紫色的泥土,可能是某种珍稀药材或宝藏。
- 常自笑人岩畔月:意指常常嘲笑他人只顾欣赏岩石旁边的月亮。
- 有山如此不幽栖:意指这样的山峰太过显眼,以至于无法隐藏,不适合隐居。
译文:
我曾听说从山顶直通云霄的陡峭山路,现在看到几层云雾缭绕的山峰,视线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沉浸在其中,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只关注眼前的景色。我继续前行,不再去询问方向问题。我在山洞内发现了一种紫色的泥土,可能是某种珍稀药材或宝藏。我常常嘲笑那些只顾欣赏岩石旁边美丽月光的人,认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山林之美。我认为这样的山峰太过显眼,以至于无法隐藏,不适合隐居。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经历和感受。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氛围以及诗人的内心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不屑和对山林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