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心犹喜,谈经气已平。
遥寻海上客,长谢鲁诸生。
识字真多累,为儒例合轻。
未应伏皂马,犹作夜深鸣。
这首诗是杜甫在济南生病期间所作的杂诗中的第四首。
首先解读诗句:
- 志怪心犹喜,谈经气已平。
- “志怪”指的是对奇异事物的好奇和兴趣,“心犹喜”表示尽管病中,但内心的好奇心仍然旺盛。“谈经”则是指学习儒家经典。“气已平”表示心境已经平静下来。
- 遥寻海上客,长谢鲁诸生。
- “遥寻”意味着寻找远方的人或事物。“海上客”可能指的是在海上漂泊的人,也可能指诗人想象中的远方之人。“长谢鲁诸生”可能是指向鲁地的人们表达感谢,因为这里的地名可能是作者的家乡。
- 识字真多累,为儒例合轻。
- “识字”可能指的是读书、写字等活动。“真多累”表示虽然识字很多,但同时也感到劳累。“为儒例合轻”可能表示儒家的道德规范应该轻松一些,不应该过于苛求自我。
- 未应伏皂马,犹作夜深鸣。
- “伏皂马”可能指的是被追捕的罪犯或盗贼。“夜深鸣”表示即使在夜晚也有所行动。
接下来翻译整首诗:
志怪心犹喜,谈经气已平。
遥寻海上客,长谢鲁诸生。
识字真多累,为儒例合轻。
未应伏皂马,犹作夜深鸣。
注释:
- 志怪心犹喜:对奇异事物的好奇和兴趣。
- 谈经气已平:心境已经平静下来,不再因学习儒家经典而焦虑。
- 遥寻海上客,长谢鲁诸生:寻找远方的人,并向鲁地的人们表达感谢。
- 识字真多累:虽然有很多知识,但也感到很累。
- 为儒例合轻:根据儒家道德规范,应当轻松对待。
- 未应伏皂马,犹作夜深鸣:即使没有追捕的罪犯,但仍会有所行动。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情感与思考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疾病中的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既有对于知识的渴求,也有对于生活琐事的关注;既有对于远方的向往,也有对于现实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