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吹喧都会,幽居此静便。
支床无丑石,绕砌得名泉。
地冷荒秋梦,林空净夜禅’。
短檠常照我,萧飒竟中年。

【注释】

1.喧:喧闹。

2.支床无丑石,绕砌得名泉:没有丑石可以支撑床榻,但绕着台阶却有清冽的泉水。

3.地冷荒秋梦,林空净夜禅:大地寒冷,只有荒废的秋梦;山林空旷,唯有清净的夜晚禅修。

4.短檠(qún):指矮小的灯架。萧飒(sà slà):形容凄凉、萧条的样子。

【赏析】

《济南病中杂诗》是元代诗人许有壬于济南任上所写。该诗共三首,此为第三首。《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济南集》作“车吹喧都会,幽居此静便。无恶石支床,得名泉绕砌。地寒荒秋梦,林空净夜禅。短檠常照我,萧飒竟中年。”此与前二首相同,唯末二句稍有出入。

“车吹喧都会,幽居此静便。”开篇就点出“喧”与“静”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喧嚣的城市里,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奔波,而远离都市的僻静之处,正是作者所向往之所在。这里所说的“静”,不仅仅是指环境上的安静,更是指心灵上的宁静。这种宁静并非是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平静,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和肯定。

“支床无丑石,绕砌得名泉。”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没有丑陋的石头可以用来支撑床榻,但却有清澈见底的泉水环绕着台阶。这里的“无”字用得非常巧妙,它既强调了泉水的清澈,又暗示了环境的优美。泉水不仅能够洗涤人的心灵,还能够滋养万物生长,使得周围环境更加宜人。

“地寒荒秋梦,林空净夜禅。”这里的“地寒”和“林空”都是描写自然环境的特点。荒凉的秋天,大地寒冷,万物凋零;空旷的树林,只有月光照亮,显得更加寂静。这种环境使得人们在其中更容易产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悟。在这里,“荒秋”“净夜”都带有贬义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短檠常照我,萧飒竟中年。”这是对人生态度的总结。短檠(qún)常常陪伴着我,让我在孤独和寂寞中得到慰藉。虽然我已经步入中年,但我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态。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

这首诗通过对济南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积极态度。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还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天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