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坛见韦虎,馀子尽摧颜。
世以科名重,天分岁月闲。
读骚宜饮水,拄笏且看山。
一接清尘末,因之破俗悭。
【注释】
韦:指唐代诗人韦应物,字虎丘,长安万年人。唐玄宗开元进士。曾任苏州刺史、太子宾客等职。与柳宗元为好友。书城:即“书城”的省称。
余子:其余子弟,指那些没有才气的人。摧颜:摧眉折腰,形容卑躬屈膝。
科名:科举考试中选的官名和出身。重:重视。
天分:天然生成的才能。岁月:年月。闲:清闲。
读骚:读《离骚》。屈原作的抒情长诗,是楚辞代表作之一。屈原在诗里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拄笏:古代官吏拿着手板(一种手杖)。看山:游览山水。
清尘:指世俗。悭:吝啬。
【赏析】
这首七律题写于作者迁居后。原韵是杜甫《登楼》一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篱下僧。”
首联“次韦进士书城见赠移居四首原韵奉酬其二”,意思是说:在韦进士赠送给作者的书城的住处,作者又写了一首原韵的诗来酬答。
颔联“世以科名重,天分岁月闲”的意思是:世人都因为考取了功名而认为很重要,但天生的才干和修养却可以悠闲自在,不受拘束。
颈联“读骚宜饮水,拄笏且看山”的意思是:阅读《离骚》,应当像喝水一样自然;拄着手板,欣赏山水风光,也是一种乐趣。这里指的是作者喜欢游山玩水,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尾联“一接清尘末,因之破俗悭”的意思是:一旦接触了世间的繁华和名利,就会打破自己原有的清高和朴素,变得庸俗起来。这里的“悭”是吝惜的意思,表示不再吝惜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去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