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经再徙,何处是吾庐。
门换新粘帖,囊携幼读书。
留宾犹有榻,奉母每无鱼。
惭愧投诗意,相将赋卜居。
诗句释义:
- 两年经再徙,何处是吾庐?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两年中再次搬迁的情况,询问自己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什么。”吾庐”是指自己的家或住所。
- 门换新粘帖,囊携幼读书。 - 描述了诗人搬家后的新环境,门前贴上了新的对联或装饰,而带着孩子去读书。
- 留宾犹有榻,奉母每无鱼。 - 这里提到了诗人仍然保留着接待客人的床榻(榻),并且经常没有足够的钱买鱼来孝敬母亲。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家庭责任。
- 惭愧投诗意,相将赋卜居。 - 最后一句,诗人因为无法满足诗中所描述的理想生活状态而感到惭愧,决定亲自撰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居所选择。
译文:
两年间,我已再次迁移住处,究竟哪里才是我的居所?
新门上贴了新的对联,我抱着孩子去学校读书。
尽管我留下了招待客人的床榻,但我经常缺钱买鱼来侍奉母亲。
我为不能实现诗中的理想生活感到惭愧,决定亲自创作一首诗来表达我的居所选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两年内多次迁移住所的无奈与辛酸。通过对比新旧住所的环境变化,诗人不仅描绘了自己生活中的不易,也透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诗中所描绘的理想生活的无力感。诗中的“惭愧”一词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与自我批评,而最后的“相将赋卜居”则展现了诗人愿意为了理想的居所而创作诗歌的决心,反映出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有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