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何年寺,龚生殡此间。
遗文销白蠹,留骨待青山。
杯酒生平尽,经年涕泪潸。
纸灰风动处,送我出禅关。
注释:
- 夕照寺:即夕照寺,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
- 龚生:指北宋文学家、诗人龚自珍,字圣俞(一作正锡),号定庵,又号羽琴生、烟波钓徒、南湖小隐、南涧老人等。其诗文善用奇诡之思,常发前人所未发之论,文采瑰异俊伟;诗多咏怀题赠、山水田园之作,意境清隽高远,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有《定庵先生文集》。
- 白蠹:喻指书籍。
- 青山:指墓地。
- 禅关:指寺庙的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对故人龚自珍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首句“夕照何年寺”,以夕阳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寺院画面。夕照之下,寺院显得更加幽静、庄重。这里的“夕照”并非实指夕阳,而是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次句“龚生殡此间”,则点明了故人龚自珍的墓地位置。这一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沉重。在这里,作者似乎在回忆往昔与故人的相聚时光,感慨时光荏苒、人事如梦。
接下来两句“遗文销白蠹,留骨待青山”,则是对故人龚自珍的追忆。其中“遗文”指的是故人的遗物或者遗留下来的文稿。而“白蠹”则是指书籍中的蠹虫,象征着故人的书籍被蛀虫侵蚀得面目全非。这里既表达了对故人遗物的珍惜之情,又暗示了故人离世已久,其遗言或作品仍在世间流传。同时,“留骨待青山”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他希望故人的灵魂能够安息于青山之中,永远陪伴着他前行。
后四句则是对作者自身情感的抒发。其中“杯酒生平尽,经年涕泪潸”描绘了作者在故人之墓前饮酒的情景。酒杯中尽是故人生前所赠之物,而自己却无法与之分享欢乐时光,只能在泪水中度过岁月。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离去的哀痛,又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纸灰风动处,送我出禅关”则是对整个人生境遇的概括。纸灰随风飘动,如同故人的灵魂在向他告别。而他则在这离别之际,离开了世俗的纷扰,来到了佛门修行之地。这里的“禅关”象征着佛教中的解脱之门,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通过这个比喻,作者传达了他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这首诗通过对故人龚自珍的回忆和对其遗物的描述,以及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