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芽原有种,他处逊清腴。
地借云千叶,僧分水一盂。
肠轮犹自转,舌本已堪扶。
留与松房隙,他时位竹炉。
【注释】
龙井:浙江杭州西湖西南的龙井山,有龙井茶,为名贵贡品。
灵芽:指茶。
他处逊清腴:别处比不上它的清腴。
地借云千叶,僧分水一盂:寺院僧人将泉水从千片云中舀取,用以烹茶。
肠轮犹自转,舌本已堪扶:指饮茶后仍觉腹中空虚、口干。
留与松房隙,他时位竹炉:将这杯茶留作日后烧茶之用,以备不时之需。
【赏析】
《龙井其四》,是一首咏茶诗。作者以写茶入题,而诗中所写的“龙井”,则是指浙江杭州西湖西南的龙井山所产的名贵贡品——龙井茶而言。诗中既赞颂了龙井茶的名贵,也表达了诗人对品茶、种茶、制茶、卖茶以及烹茶全过程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富有情趣,读来饶有兴味。
首联“灵芽原有种,他处逊清腴”两句。“灵芽”是说龙井茶树本身具有一种灵性,这种灵性表现在它自己能结出一种清腴的茶叶。“他处逊清腴”则说明别处出产的茶叶,无论在品种、品质上均不如龙井茶。
颔联“地借云千叶,僧分水一盂”两句。此联写寺院僧徒从天而降的万丈高泉,被他们巧妙地分成一勺一勺的水,用来烹茶的情景。其中“千叶”形容天空中云层之多;“一盂”比喻僧人手中的茶杯之小。这两句通过拟人手法,把云彩想象成有千片叶片的大树,泉水想象成是从天而降的一瓢水,形象逼真。同时,又通过“借”、“分”二字的巧妙安排,使读者感到这云、水仿佛有意无意地帮助寺院僧徒烹茶,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优美。
颈联“肠轮犹自转,舌本已堪扶”两句。“肠轮”是说诗人的肠胃仿佛还在运转似的,“舌本”则是说他的舌头已经能够支撑得住这杯龙井茶的味道了。这两句写品茶的感受。“犹自转”形容品茶时的回味无穷;“已堪扶”则表明这杯茶味道实在太好了,以致连舌头都支撑不住。
尾联“留与松房隙,他时位竹炉”两句。“松房隙”即松林间,“竹炉”即竹子做的火炉。《晋书·张华传》记载:“吴王孙皓游于赤石楼,见豫章丰城有桂,曰:‘蜀人常言宝至则必化为金。’于是铸为金像。”这里用张华故事来暗喻这首诗。意思是说把这杯茶留给松林间,将来煮茶时再用它。这一句是全诗的收束。诗人以意脉相承的方式结束全诗。
此诗描写了诗人亲自采制、品尝龙井茶的过程,同时也描绘了寺院僧人用泉水烹茶的情景。诗中虽无一字提到“龙井茶”,但处处可见。诗中的“灵芽”、“云”、“千叶”、“清腴”、“地”、“水”、“僧”等字眼,都与“龙井茶”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