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闲寻得径,绝顶豁云烟。
漠漠风寒石,冥冥雁没天。
塔标银汉外,寺圮劫灰前。
只隔西湖木,歌钟万户喧。
登石甑山
草闲寻得径,绝顶豁云烟。
漠漠风寒石,冥冥雁没天。
塔标银汉外,寺圮劫灰前。
只隔西湖木,歌钟万户喧。
译文:
登上石甑山,我找到了一条小路,登上山顶,豁然开朗,仿佛云雾消散了一样。
石甑山上风很大,寒气袭人,大雁在天空中飞过。
塔耸立在银河之外,寺庙被破坏只剩下废墟。
只有西湖边的树木,还在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歌声与钟声不断传来,万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石甑山的一次登山之旅的描写。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首句“草闲寻得径”,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悠闲地寻找山路的情景。这里的“草闲”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放松,“寻得径”则表示他最终找到了通往山顶的路。
第二句“绝顶豁云烟”,进一步描绘了登顶后所见的景色。诗人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只见云雾缭绕,仿佛一切都被云烟笼罩。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壮观,让人心旷神怡。
诗人转向了山下的景象。“漠漠风寒石,冥冥雁没天”,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下的寒冷和大雁飞行的场景。这里的“漠漠”形容寒风刺骨,“冥冥”则描绘了大雁在天空中的模糊身影。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真实。
诗人转向了寺庙和西湖。“塔标银汉外,寺圮劫灰前”,这两句诗描述了寺庙的残破景象和西湖的美景。这里的“塔标银汉外”意味着寺庙虽然残破,但其塔楼依然矗立在银河之外,象征着永恒。而“西湖木”则暗指西湖边的树木,它们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为人们提供庇护。
最后两句“只隔西湖木,歌钟万户喧”进一步描绘了西湖和人们的繁华景象。这里的“歌钟万户喧”描绘了西湖边人们的生活场景,他们欢歌笑语,生活热闹非凡。而“只隔西湖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石甑山的自然之美和人们的生活之乐。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