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风断处,月黑四林秋。
危坐忽消烛,高吟欲震楼。
涛头盘地转,海气等身浮。
尚有越山色,烟中相对愁。
诗句释义及赏析:
- 角声风断处,月黑四林秋。
- 注释: “角声”可能指的是夜晚的号角声,“风断”表示声音被风吹散或中断。“月黑”说明夜晚天空很黑,“四林”指四周树林,暗示了周围环境显得格外幽静和寂静。“秋”字则直接点明了季节是秋天。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夜幕中,号角声突然中断,四周的树林在黑夜中显得异常寂静,营造出一种孤寂、肃穆的氛围。
- 危坐忽消烛,高吟欲震楼。
- 注释: “危坐”意为保持端正的姿态坐着,“忽消烛”可能是指蜡烛突然熄灭。“楼”指高楼或楼阁,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建筑。
- 赏析: 这个场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激动。蜡烛的熄灭和随后的高吟,给人一种时间紧迫和情绪高涨的感觉。
- 涛头盘地转,海气等身浮。
- 注释: “涛头”指的是波涛的顶部,“盘地转”形容波涛旋转如盘绕。“海气”可能是指海水的气息或海浪的声音,“等身浮”意味着海浪仿佛与人的身体一样高大。
- 赏析: 这个画面描绘了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象,波涛翻滚如同人的呼吸,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 尚有越山色,烟中相对愁。
- 注释: “越山色”指的是浙江边的山,可能是诗人所居之地附近的山脉。“烟中相对愁”表达了诗人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忧愁。
-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十八夜》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秋夜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