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登封处,千岩有勒铭。
东南天首柱,风雨岳移灵。
云接苍梧白,峰盘六蓼青。
铜钟古文字,可许叩幽扃。
【注释】
望霍山:登霍山,即今河南洛阳市嵩县的中岳庙。
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皃,字长君,汉武帝刘彻长子。
登封处:指中岳庙。
勒铭:刻在石上的文字。
东南天首柱:指霍山,因山形似天之头部,故称。
风雨岳移灵:山因雨露风霜而灵气盎然。
云接苍梧白,峰盘六蓼青。
铜钟古文字,可许叩幽扃。
苍梧:古代地名,今属广西。
六蓼:指嵩县西南的六岭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在登霍山时,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诗中抒发了诗人对霍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汉武登封处,千岩有勒铭。”写登山观瞻霍山的景观:霍山上,汉代汉武帝曾登上这座山去祭祀天地、祈求丰年,因此山上建起了祠庙,并把这一事迹镌刻在岩石上。
颔联“东南天首柱,风雨岳移灵。”是说:霍山像天穹的南端支柱一样屹立在那里,经受着风雨侵蚀,却依然显得更加神奇,仿佛是受到神灵庇佑一般。
颈联“云接苍梧白,峰盘六蓼青。”是写霍山的景色:山间的云雾缭绕着苍翠的树木,山峰蜿蜒如盘绕的龙蛇。这里,诗人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霍山的秀丽风光。
尾联“铜钟古文字,可许叩幽扃。”是说:霍山的山腰上有个铜钟,上面刻有古老的文字,让人可以敲响它,发出悠扬的声音。这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
全诗通过对霍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咏怀霍山,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