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趺坐处,而我一相寻。
了了解人意,空空入道心。
触扉知虎脊,震榻是龙吟。
相失名山去,尘缘愧我深。
【注释】
别松上人:与松上的僧人分别。
趺坐处:盘腿而坐的地方。
一相寻:指我寻找松上人。
了解人意:了解人的内心。
空空入道心:道心是空的,进入这种心境才能得道。“空空”语出《庄子·逍遥游》:“吾丧我。”
触扉知虎脊,震榻是龙吟:用手推门时感觉有虎脊在颤动,坐在榻上听床板震动时仿佛听见龙吟。虎脊、龙吟皆为虚写,形容松声如虎、磬声如龙。
名山:有名的山峰。这里指松上人居住的山林。
尘缘:尘世之缘,指名利、恩怨等世俗之情。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与一位隐居者分别之际。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对隐士的思念,后半部分则写隐者对自己的期许。诗中多用典和虚写,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首句“千峰趺坐处,而我一相寻”,写诗人在千峰之上寻找隐士的情景。诗人在千峰万壑中找到隐士居住之地,但隐士却已不在,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徘徊,表达了诗人对隐士深深的怀念之情。
中间四句“了了解人意,空空入道心。触扉知虎脊,震榻是龙吟”,是说隐士已经理解了人的心意。诗人想象隐士在禅定时进入了道境,他推门时感觉到了虎脊的颤动,坐在榻上听到床板的震动仿佛听到了龙吟。这里的“虎脊”、“龙吟”都是诗人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想象,表现了他对隐者的深切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相失名山去,尘缘愧我深”,写诗人因为不能和隐士在一起而感到遗憾。“尘缘”是指人间的俗事和牵绊,诗人说自己因为不能和隐士在一起而感到羞愧。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