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方见月,身在乱峰中。
音乐鸟啼夜,旃檀香布空。
尘心云缕灭,人语谷声通。
不寐寻幽去,山深未可穷。

山中见月

诗句释义与分析:

“山中见月”,意指在山中遇见了月亮。这里的“山”可能象征隐居或修行之地,而“月”则常常被用来象征清高、孤独或宁静。

译文:
我在山中遇见了月亮,
它挂在乱石之中的峰顶。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偶然遇见了明月,强调了一种偶然性和神秘性。同时,通过“乱峰中”的描述,也展现了山的雄伟和自然之美。

第二联:
音乐鸟啼夜
诗句释义与分析: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自然环境和声音。”音乐鸟啼夜” 暗示着鸟儿的歌唱,可能是在模仿自然界的音乐,增添了夜晚的氛围。

译文:
夜晚,鸟儿的歌声如同乐曲一般,回荡在山谷间。

赏析:
此句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氛围,通过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第三联:
旃檀香布空
诗句释义与分析:
旃檀香是佛教中常见的一种香料,常用于净化空气或供神佛使用。”布空”意味着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

译文:
旃檀香弥漫于整个空旷的空间。

赏析:
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于宗教仪式或者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这些仪式中所使用的香料的感知。

第四联:
尘心云缕灭,人语谷声通
诗句释义与分析:
“尘心”指的是世俗的欲望和杂念,”云缕”形容细微如丝的思绪。”灭”意味着消散。”人语谷声通”则是说人间的喧嚣与自然的声响相互交织。

译文:
世俗的欲望和杂念随风而去,
山谷里的人们的声音清晰可闻。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超脱物质欲望,达到心灵宁静的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第五联:
不寐寻幽去,山深未可穷
诗句释义与分析:
“不寐”是指失眠,可能是因为对某种境界的追求。”寻幽”通常指寻求隐秘或美好的事物,这里指寻找心灵的深处。”穷”在这里表示探索的尽头。

译文:
我无法入睡去寻找那幽深的地方,
因为山的深处仍然隐藏着更多未知。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限探索的渴望,以及对知识或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界奥秘的探索永远没有止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