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三老翁,幻作山头石。
仰面看青天,去天不盈尺。
注释:婆娑三老翁,幻作山头石。
仰面看青天,去天不盈尺。
译文:婆娑的三棵老树,变成了山头上的石头。抬头仰望蓝天,距离头顶只有不足一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三棵古树化作石头的情景。诗中运用“婆娑”形容树木摇曳多姿,形象生动;“幻作山头石”则描绘出了石头的神奇变化,给人以奇幻的感觉。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婆娑三老翁,幻作山头石。
仰面看青天,去天不盈尺。
注释:婆娑三老翁,幻作山头石。
仰面看青天,去天不盈尺。
译文:婆娑的三棵老树,变成了山头上的石头。抬头仰望蓝天,距离头顶只有不足一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三棵古树化作石头的情景。诗中运用“婆娑”形容树木摇曳多姿,形象生动;“幻作山头石”则描绘出了石头的神奇变化,给人以奇幻的感觉。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诗句释义 - 海陵狱中拈李卓老焚馀五首:这是一首五言古诗,题目中的“海陵狱”指的是作者被囚禁的地方,而“拈李卓老焚馀”则是说在海陵狱中,他捡起了之前已经烧毁的诗稿。 - 其二:这是第一句诗的第二个字,表示这首诗是第二部分的内容。 - 诣狱公然为友朋:意思是说在狱中时,作者公开地与朋友交往,没有避讳。 - 愿言未果恨难胜:表达了作者想要说出的话,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实现,因此感到深深的遗憾。 -
骨性原分媚与忠,美新即在反骚中。 怀沙憔悴诚为拙,投阁支离未是工。 岂必首阳非屈子,敢云柳下自杨雄。 人生合为灵修死,千古离骚教莫穷。 诗句原文释义: 骨性原分媚与忠,美新即在反骚中。 - 骨性原分:指人的内在品质,分为“媚”和“忠”。 - 原分:固有的本性或本质。 - 媚与忠:此处特指人的外表或表面行为可能表现出的柔顺或忠诚。 - 美新即在反骚中
宝剑非关血染霜,斩人第一是含光。 张良岂必椎秦始,豫让何须刺赵襄。 马足乍惊魂褫夺,副车继中魄销亡。 乃知桧死施全手,一似持刀割犬羊。 诗解与注释: 1. 宝剑非关血染霜,斩人第一是含光。 - 宝剑:象征锋利和尊贵的兵器。 - 非关血染霜:比喻其价值不因鲜血而贬值。 - 斩人第一:强调了使用这把剑的人必须具备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 - 含光:意味着剑的光芒内敛而不张扬。 - 赏析
海陵狱中拈李卓老焚馀五首 其三北海如龙性颇骄,爪牙鳞甲在云霄。 骆丞万古忠魂动,武氏千秋罪案昭。 布衲碎裁观海日,蒲团枯坐听江潮。 建安垂拱诸君子,绮丽于今久寂寥。 注释: 1. 北海如龙性颇骄:北海(指北海王李旦)如同一条蛟龙,性格颇为傲慢。 2. 爪牙鳞甲在云霄:他的爪牙和鳞甲都在云霄之上,形容他的势力强大,不可一世。 3. 骆丞万古忠魂动:骆丞(指骆宾王)的忠诚之魂感动了万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五更吹角夜吹笳,无复秦淮旧酒家。 - 注释:“五更”指的是子时,也就是夜里五更天的时候。“吹角”是一种古代乐器,用来发出号角声,这里可能指战场上的声音或者某种特定的信号。“笳”也是一种古代的乐器,通常用于吹奏。“秦淮”是古时的一条河流,现在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当时著名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旧酒家”则意味着曾经热闹的地方
【注释】: 曾:曾经。 江头孝女碑:指晋代的王祥,因母亲去世,他哀伤过度,在墓前放声痛哭数日,感动了过路百姓,人们纷纷献钱帮助他葬母,并立了“孝子王祥”碑。 正平:即正平公,指司马相如。 文举:即扬雄,字子云。 魏武:指曹操。 陈思:指曹植。 韬晦:指隐居不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狱中所作。首二句说:“我曾在江边读《孝女》碑文,赞美孝子孝女的孝道精神,谁知世间竟无几个能领会这种精神的人
【注释】 1. 七尺昂藏:指身材高大威猛。昂藏,形容人的气度不凡或身体魁梧。 2. 鸢乌:指天空中的鸢鹰和乌鸦等。鸢乌应怪:指鸢鹰和乌鸦都应当怪罪自己的心肠狠毒。 3. 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宁嫌碧血:意指蝼蚁尚且嫌弃碧血的腥臭,何况人呢?这里暗含着一种对小人物的鄙弃。 4. 达摩:指佛家禅宗大师达摩。双履:指一双鞋子。底须普化:意指佛法普照众生。振空铃:指佛法能振动虚空。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参军落帽已千秋,戏马台空麋鹿游。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参军时的帽子落下已经有千年的时间了,戏马台空无人来游玩。这里的“参军”可能是指唐代诗人高适,他在唐玄宗时曾任过左武卫将军,所以被称为“参军”。而“落帽”则是指他曾经在一次宴会上喝醉酒后
《村寓》 柳色新蒲,颜色相似而不同。闭门危坐,不敢轻易外出。可怜多病之人,年岁已高,却像惊风日落,易逝难留。馋口未忘云泽米,枯肠空记郑州梨。星稀月白飞三匝,乌鹊无枝也自啼。 注释: 1. 细柳新蒲:形容春天的景象。新蒲,嫩绿的蒲草。 2. 篱门:指农家的篱笆门。危坐:端坐在椅子上,表示谨慎小心的样子。 3. 惊风:比喻疾病或灾难迅速来临。日西:太阳西落,表示时间流逝。 4. 馋口:形容贪吃的嘴
梦变为虎戏成 黄毓祺,明朝诗人,作品《梦变为虎戏成》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作者对人生变幻的思考。诗句“虎鼠龙蛇转盼中,人生变幻孰能穷”描绘了人生如同龙蛇般变化无常,无法穷尽其奥妙。译文:梦中化身为虎,戏耍于人间。人生多变,谁能穷尽其中奥妙? 译文注释:在梦中化为老虎,与人间嬉戏。人生如梦,变化莫测,难以捉摸其真谛。赏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注释】 1.“小艇”:小船。 2.“回廊”:曲折的走廊。 3.“盘旋”:指船在水中旋转,也比喻事物运行变化无定。 4.“岂有极”:《论语·子罕》:“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损乎?’”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和赞誉,就像在一条绳子上,哪头也不能拉直,哪头也不能伸长。”这里说,小船在水里旋转,没有尽头,所以说“岂有极”。 5.“溪山”:泛指山水。 6.“准绳”:准则,标准
注释:猫儿石,指猫儿洞附近的岩石。休嫌不捕狸,不要嫌弃它不能捕鼠。局足巉岩下,蹲在险峻的岩石之下。见说死猫头,据说有死去的猫头骨。无人能著价,没有人能认出它的价钱。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猫儿石的形象和特征。诗中用“休嫌”、“局足”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猫儿石的形态,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它蹲在岩石之下的样子。此外,诗中的“无人能著价”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猫儿石独特价值的认同与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苍屏 晏罢彩虹飞,美人隔罗幔。 路远莫致之,报君苍玉案。 注释: 晏罢彩虹飞,美人隔罗幔。 晏罢:黄昏时分。彩虹飞:形容彩虹出现的景象。美人:代指女子或佳人。罗幔:用丝绸等织成的帷幕。 路远莫致之,报君苍玉案。 路远:表示距离遥远。莫致:不要送达。报君:报告给你。苍玉案:青色的玉石案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离别之情的诗歌。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仙迹岩 胡跪石亦穿,求道庶乎可。 不见雪齐腰,断臂安心者。 注释:胡跪石指的是胡石庵,他坐在岩石上,双手合十,身体前倾,好像在向岩石行礼。求道庶乎可,意思是说想要学习道教的道理或者寻求修炼之道的人。不见雪齐腰,断臂安心者,意思是说没有像雪一样洁白无暇,也没有像断了手臂的人那样失去依靠的修行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胡石庵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修行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
注释:仙人脱去仙服,也可看作是穿着道袍。正法眼来看待它,尸解就像迟钝的汉王。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道士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一种理解。"仙人更委蜕",指的是仙人脱去了仙服,也就是道家的道袍;"亦作姤衣观",则是指也可以看作是穿着道袍。这里的"姤"是一个古代的词汇,有交错、重叠的意思,所以这里的意思是说,即使脱下了仙服,道士也可以看作是穿着道袍。接着,"正法眼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