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轩摩空翮,忽入堂楹内。
四壁黯光晶,萧瑟若野外。
委形是何年,画师阿尔粺。
苟非大匠手,笔力何超迈。
至今天风入,如闻解旋带。
金眸左右动,辉练光碎。
亦知边秋至,毛骨痒生疥。
燕雀声啾啾,惧其转晴快。
耸身欲着人,座客悄怀退。
猛气莽峥嵘,飒与云霄会。
恭惟丹山鸟,大圣自仁爱。
绵邈烟雾际,不乏枭獍辈。
何由厉霜飙,抟击清草昧。
顾眄粉墨姿,陡觉雄心在。
敛翮难飞腾,中怀空抑忆。
【注释】:
轩轩摩空翮(hé),轩轩,高耸貌;摩空,指鹰翼伸展。翮,鸟的硬翅。忽入堂楹内,突然进入厅堂的廊柱之内。四壁黯光晶,四壁上的光影闪烁。萧瑟若野外,萧瑟的声音好像在野外一样。委形是何年,它的形状是何时出现的。画师阿尔粺,阿尔粺是唐朝著名画家,他的画技非常高超。苟非大匠手,如果不是大工匠的手,笔力何超迈,如果没有大工匠的手法,笔力怎么会超越呢?至今天风入,如闻解旋带,直到今天风进来,就像听到解开绳索的声音。金眸子左右动,辉煌的光芒在左右晃动。辉练光碎,辉煌的光芒像细碎的光线。亦知边秋至,毛骨痒生疥。燕子麻雀在啾啾叫,知道秋天来了,感到毛发皮肤都痒起来。燕雀声啾啾,惧其转晴快,燕子麻雀在啾啾叫,害怕晴天的到来。耸身欲着人,座客悄怀退。它想飞到人身上,在座的客人悄然离开了。猛气莽峥嵘,飒与云霄会。它气势凶猛豪壮,和云霄相接。恭惟丹山鸟,大圣自仁爱,恭敬地想起丹山的鸟,大圣是天生的善良。绵邈烟雾际,不乏枭獍辈,遥远的烟雾笼罩着天地间,当然不乏像鸱枭和恶狼一样的野兽。何由厉霜飙,抟击清草昧,从哪里才能磨砺成霜,把草打得稀烂呢?顾眄粉墨姿,陡觉雄心在。回头看看那些穿着彩衣的人们,忽然感到雄心还在。敛翮难飞腾,中怀空抑忆,收起翅膀很难飞翔,心中却充满了压抑的回忆。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只神鹰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神鹰的喜爱之情。全诗以“画鹰”为纲,通过对神鹰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译文】:
高耸的翅膀直插青天,忽然间进入厅堂廊柱之间。四面墙壁上,光彩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泽,发出萧瑟之声好像在野外一样。这神鹰究竟是哪一年才出现的呢?原来是画师阿尔的杰作。如果不是画师的大手笔,那笔力怎么能如此超凡脱俗呢?直到今天的秋风已经吹来,仿佛听到了解开绳索的声音。明亮的眼睛左右转动,辉映着光辉灿烂的光点,犹如细碎的光线在四处散开。也知道到了深秋时节,毛发的皮肤都变得痒起来。燕雀鸣叫的声音唧唧喳喳,让人害怕它们会突然变得晴朗起来。它挺立着身子似乎要落在人身上,让在场的客人感到惊讶而默默离去。它那猛烈的气息如同高山峻岭一般壮观,气势浩荡直冲云霄。敬仰那丹山之上的鸟,大圣就是它天生的善良。遥远的烟雾笼罩着天地之间,当然不乏像鸱枭和恶狼一样的野兽。从什么时候开始才能磨砺成霜,把草打得稀烂呢?回头望望那些穿着彩衣的人,忽然感到雄心还在。收起翅膀很难飞翔,心中却充满了压抑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神鹰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神鹰的喜爱之情。全诗以“画鹰”为纲,通过对神鹰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诗的前六句写鹰展翅高飞之状,“轩轩摩空翮,忽入堂楹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神鹰的雄健英武、昂然不凡。“四壁黯光晶,萧瑟若野外”则又进一步突出了神鹰的高翔远举和自由自在的飘逸神韵。
接着两句“委形是何年,画师阿尔粺。”写鹰的来历。这里运用反问句式,表明自己对于神鹰的喜爱之情,并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接下来两句“苟非大匠手,笔力何超迈。”则表达了自己对神鹰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至今天风入,如闻解旋带。”则通过设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神鹰翱翔九天的雄姿。
诗中的神禽形象栩栩如生,充满动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人运用了诸多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歌富有节奏感、音韵美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