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塞东南,两岸夹日月。
冥寞含元精,木石皆奇倔。
标摧栖鹘巢,湍迸潜虬窟。
弯澴七里泷,艰险逾溟渤。
卓哉羊裘翁,千春炳高节。
江声暮不死,岸容春更活。
悠悠六合中,吾道照岩穴。

【注释】

自桐庐次富春江口:从桐庐县的富春江口。次,停留。

连山塞东南:连绵的群山在东南边。

木石皆奇倔:树木和石头都是奇特而坚韧的。

标摧栖鹘巢:标志被摧毁了,栖息在鹘鸟的巢上。

湍迸潜虬窟:急流冲撞,使潜藏的蛟龙的洞穴也受到冲击。

弯澴七里泷:曲折蜿蜒的七里长河。泷,水急之处。

艰险逾溟渤:艰险超过了大海和沼泽。溟渤,大海和沼泽。

卓哉羊裘翁:多么崇高啊!卓,高超。羊裘,指隐者披羊皮衣。

千春炳高节:千年来光辉照耀着高尚的气节。千春,一千年。炳,照耀。

江声暮不死:江水的声音到夜晚也不消失。

岸容春更活:河岸上的景色到了春天更是生动活泼。

悠悠六合中: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吾道照岩穴:我的道德光照着岩石洞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描写桐庐至富阳江段的壮伟风光,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志向未展的苦闷心情,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首联“连山塞东南,两岸夹日月”是总写富春江山川形势。诗人以“连山”形容江畔群山之绵亘不绝,用“塞”字表明江口形势极为险要,有如天堑,把长江与东海阻隔开来;“东南”、“日月”则写出了江面宽广,两岸峰峦耸立。这四句诗不仅勾画出一幅壮丽的画卷,而且为全诗定下了雄浑豪迈的基调。

颔联“冥寞含元精,木石皆奇崛”,进一步写山形地貌的奇峻。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岭比作含蕴元精的神奇之物,把木石比作奇崛伟岸的生灵,形象地表现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颈联“标摧栖鹘巢,湍迸潜虬窟”,描绘出江水的激越与湍流的冲击,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湍流比作飞禽走兽,展现出江水的磅礴气势与自然之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活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尾联“弯澴七里泷,艰险逾溟渤”,诗人通过对江流曲折蜿蜒、险峻异常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感叹。这里,诗人将“弯澴七里泷”比喻为人生的坎坷道路,将“艰险逾溟渤”比喻为人生的艰难险阻。这一比喻既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曲折蜿蜒,又深刻地揭示了人生道路的艰辛曲折。同时,这一比喻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深深感慨和无奈之情。

全诗通过描写山水景色,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志向未展的苦闷心情,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人还善于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使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