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宗伏郑,礼法程朱,审古今蕃变错综,推到患生述神,知觉特先斯宾塞;
气属天行,理归人治,遘造化阴阳辟阖,猛忆几何级数,辛酸欲叩赫胥黎。

【注释】

  1. 挽张百熙联:挽联,是挂在门上或墙壁上的对联。张百熙是晚清的名臣,曾任两广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联文由他起草,后由其子张一麐续成。联文表达了他对张百熙的追思之情。
  2. 经宗伏郑:指儒家经典中的《尚书·洪范》和《左传》。
  3. 礼法程朱:指儒家礼法和程朱理学。
  4. 审古今蕃变错综:指古今世事错综复杂变化多端。
  5. 推到患生述神:意谓探究事物的本质,以揭示其中的奥秘。
  6. 知觉特先斯宾塞:意谓知觉能力特别先进,如斯宾塞所说。
  7. 气属天行:指万物的本源与天道相通。
  8. 理归人治:指万事万物都应顺应人的需要而治理。
  9. 遘造化阴阳辟阖:意谓遭遇宇宙自然的生成和变化。
  10. 猛忆几何级数:意谓突然想起许多事情来。
  11. 辛酸欲叩赫胥黎:意谓心中充满辛酸,想向伟大的哲学家赫胥黎求教。
    【赏析】
    此诗为挽联。挽联,即挽歌。挽歌是一种在哀悼逝者时唱出的歌,用以寄托生者的哀思。挽联则是一种用于吊唁的词,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述了张百熙的人生经历和成就。张百熙是晚清时期的名臣,曾任两广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他的一生充满了辉煌的成就和传奇的经历,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诗中通过对他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张百熙生平的评价。诗人认为,张百熙是一位深具洞察力、具有先进知觉能力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同时,诗人也认为张百熙是一个顺应自然、遵循人类需要的人,他的一生都是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奋斗。
    这首诗通过对张百熙人生经历的描绘和对其评价,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切怀念和尊敬之情。它不仅展现了张百熙的光辉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