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锄亲种费思量,今日争开倚短墙。
朵小最宜人戴鬓,风高岂惹蝶偷香。
偏于晚节存真色,不与春花都艳妆。
独守幽贞堪作伴,一枝移对镜台旁。
【注释】
菊:菊花。
携锄亲种费思量,今日争开倚短墙:拿着锄头亲自种上菊花,花开花落总让人费心思量。今天它们争相开放,靠着矮矮的墙壁。
朵小最宜人戴鬓,风高岂惹蝶偷香:每朵菊花虽小,但最适合戴在鬓边;微风吹来,哪会有蝴蝶去偷取它们的香气。
偏于晚节存真色,不与春花都艳妆:唯独菊花到秋天仍保持本色,不像春天的百花都在装扮自己,争着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独守幽贞堪作伴,一枝移对镜台旁:独自守护着那份高洁、淡雅的品格,可以和它相伴相依,对着镜子旁的梳妆台,欣赏它的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诗人通过描写菊花从“种”到“开”的不同阶段,赞美了菊花不畏风霜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多次出现“菊”,表明诗人所写之菊为菊花。
首联两句以景起兴,先描绘出一幅秋日种菊的场景:诗人手持锄头,亲自在庭院里栽培菊花,尽管花开花落总是令人费神,但他却乐此不疲。如今,菊花竞相开放,它们依靠矮矮的院墙,争奇斗艳。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菊花的娇小可爱,还表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珍视之情。颔联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特点:虽然每朵菊花都很小,但它们最适合戴在鬓边;微风吹来,哪会有蝴蝶去偷取它们的香气?这两句诗赞美了菊花的朴素无华、淡雅高洁之美。
颈联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菊花到了秋天仍旧能够保持本色,不跟春天的那些花朵一样争奇斗艳;它们独自守护着自己的清雅品质,可以和它们相伴相依。尾联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诗人将菊花移至镜台旁边欣赏,仿佛在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脸庞。这里的“菊”是指菊花,而不是别的花卉。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赞美了菊花的高贵品质和坚韧生命力。诗中的“菊”字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携锄”、“今日争开”、“偏于晚节”和“独守幽贞”。这些词语既突出了菊花的特征,又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感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