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涔之水,不生沦涟。
覆篑之山,那有云烟?
章句微细,必无豪贤。
可哀哉!
说经铿铿,乃毕吾之馀生。
【注释】
蹄涔(cīn)之水:形容小溪水。沦涟:指水溢出来,形成涟漪。
覆篑(kuì)之山:指小土山。
章句微细:指经文简明扼要,容易理解。
可哀哉!说经铿铿:意即说经声音洪亮,却无豪贤,令人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送石处士序》。在这篇序文中,韩愈首先描述了自己和石处士交往的情景,然后表达了对石处士深深的敬佩之情。
这首诗的第一句“蹄涔之水,不生沦涟”,形象地描绘了石处士的学问高深、博大精深。蹄涔之水,指的是细小的水,而石处士的学问就像那细小的水,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第二句“覆篑之山,那有云烟?”则进一步突出了石处士的学问高深。覆篑之山,指的是小土山,而石处士的学问就像那小土山一样,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第三句“章句微细,必无豪贤”,则是说石处士虽然学问高深,但并不张扬,不与人争名夺利,而是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学问。
最后一句“可哀哉!”则是对石处士的赞美与敬仰之情。他的学问虽然高深,但他却不以自己的学问炫耀他人,这种谦逊、低调的态度让人深感敬佩。同时,这也体现了韩愈对石处士的深深敬意,他深知只有像石处士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他深厚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