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渡程途历几千,拔山有力亦徒然。
闺门义烈皆称勇,左右愁伤即是贤。
终古祠堂王号愤,千秋庙貌县名迁。
回首故园成春梦,一片苍凉隔暮烟。
这首诗是杜甫的《和唁项羽四首》的第四首,表达了对项羽的怀念之情。下面逐句解读:
- 西渡程途历几千,拔山有力亦徒然。
- “西渡”指的是渡过乌江往西去的路程,“历几千”形容路途遥远。
- “拔山有力”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项羽力大无比,能举起大山,但这里用来形容项羽的力量虽然强大,却无法改变败局。
- “徒然”意为白白地、徒劳无功。
- 闺门义烈皆称勇,左右愁伤即是贤。
- “闺门义烈”是指家中的女性英勇善战,这里的“闺门”指的是家庭内部。
- “皆称勇”表示这些女性的英勇事迹被人们广泛称赞。
- “左右愁伤即是贤”意思是说,即使是身边的人也因项羽的失败而感到忧愁,这样的忧国忧民精神也是一种美德。
- 终古祠堂王号愤,千秋庙貌县名迁。
- “终古祠堂”是指永远的纪念堂或祠堂,用来祭祀项羽。
- “王号愤”指的是项羽在历史上的称呼(楚霸王),带有愤怒和不平的情绪。
- “千秋庙貌”是指项羽死后,人们在其庙宇的塑像上刻下他的名字,以纪念他的贡献。
- “县名迁”意味着项羽的故乡因为项羽的缘故而更名为县,以示纪念项羽的功绩。
- 回首故园成春梦,一片苍凉隔暮烟。
- “回首故园”指的是回想起自己的故乡。
- “春梦”比喻回到故乡就像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 “一片苍凉”描述故乡景色凄凉,给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感觉。
- “隔暮烟”意味着这种凄凉的景色与傍晚的烟雾相互映衬,更加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项羽的描述和对其成就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项羽的英勇和悲剧结局,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同时,通过对项羽故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