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注释:
挽汤鹏联:挽联,古代一种对偶的诗句,常用于祭祀、哀悼等活动,形式为四言或五言,用以表达哀悼之情。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译文:写了这么多的书,才艺还没有完全展现呢。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译文:名声传遍了整个国家和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挽联中的一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未展,但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的遗憾和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因自己而受到诽谤的人的同情和理解。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注释:
挽汤鹏联:挽联,古代一种对偶的诗句,常用于祭祀、哀悼等活动,形式为四言或五言,用以表达哀悼之情。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译文:写了这么多的书,才艺还没有完全展现呢。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译文:名声传遍了整个国家和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挽联中的一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未展,但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的遗憾和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因自己而受到诽谤的人的同情和理解。
注释: 1. 昨来殊不适,日落独登楼:昨晚来时身体不适,独自登上高楼。昨日,即前日;昨来,指前几日;殊不适,即身体不适,不舒适。 2. 西北看辽沈,东南望海陬:向西看辽沈(今辽宁沈阳),向南看海角,海的尽头。辽沈是今辽宁省,在东北;海隅是今广东湛江一带,在东南。 3. 苍茫怀百代,浩荡足千愁:茫茫然怀想千百代的历史,浩荡无边,足见忧愁之多。苍茫,广大而迷蒙貌;百代,世代很多;浩荡,广大无边;足
【注释】 尚馀词赋好,随众颂康哉:还喜欢写辞赋,众人都赞美你。 报国羌无力,擎天别有才:为国家出力却无能为力,而你有超群的才干。 寒云迷雁影,远道望龙媒:寒冷的云使雁影模糊不清,我遥望着那龙形的车驾。 百尺金台矗,看君躞蹀来:百尺高的铜台矗立在那里,我期待着你缓缓地走来。 赏析: 首联两句写自己虽年迈体衰,但爱好文学,仍能吟诗作赋;同时,也表明自己虽不能为国效力,但仍有才能,可与诸公相匹敌
【注释】 别汝经三月:离别你已有三个月了。 音书何太难:音讯和书信很难得到,真是太难了。 夜长魂梦苦:夜晚漫漫长夜里,梦中的情思多么痛苦啊。 人少屋庐寒:家中只有一个人,房屋又显得那么冷清。 骨肉成飘泊:骨肉亲人离散在外成了流浪者。 云霄悔羽翰:在高高的云端上悔恨起那笔信翰的飘逸。 朝朝鸟鹊噪:天天都有喜鹊叫个不停。 物性固欺谩:天性固有欺骗人的意味(即“欺人”)。 【赏析】
【注释】: 斯文久不尊。——大雅:这里指《诗经》中的《大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道德和伦理的讨论。悲沧:悲伤,哀伤的意思。斯文:古代学者对文学艺术的称呼,也泛指文化或学术。尊:尊重、崇敬。至情宜倔强,吾道有篱藩。——至情:极端的情感或感情。倔强:坚强不屈,执着于某种信念或情感。篱藩:篱笆,这里比喻为保护或限制的东西。仰首呼虞舜,狂歌答屈原。——仰首:抬头仰望,表示向往或尊敬
注释: 闲闲观物化,耿耿究时喧。 谊士羞要誉,廉夫重报恩。 贾憎惟片语,求福实多门。 种蕙怡幽独,归休勿复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郭筠仙的书信和诗后,写回的信。信中表达了对郭筠仙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 第一句“闲闲观物化”,意为悠闲地观察万物的变化。这里用“闲闲”来形容诗人的心态,表示他看待事物非常从容、淡定。 第二句“耿耿究时喧”,意指心中耿耿不乐
得郭筠仙书并诗却寄六律 其三 垂耳甘刍豆,儒冠信误人。 长为羁旅客,嗟汝少年身。 物极能思返,天心会好仁。 鹿鸣歌旨酒,滴滴入君唇。 注释:垂耳的牛低头吃着草料,而那些头戴儒帽的人却不懂得珍视自己的才华,被世人误用了。我长久作为旅居他乡的游子,感叹你这样的年轻人啊!事物发展到了极点,人们才会想到回归;上天的意志是善良的,一定会给有仁德的人以恩惠。就像《诗经》中说的“鹿鸣”一样,美酒应该尽情地享受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约公元813年-约公元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河内(今河南郑州)。他出生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时代,自幼聪慧过人,十六岁时与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交游,二十三岁中进士,授弘农尉,因丁母忧去官,重游华州、洛邑之间,作《锦瑟》诗三首。后为柳仲郢所辟,任泾县主簿,以病免归,专事诗学研究,结社于白马寺旁。后迁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任节度判官
注释:辗转反侧地阅读着郭筠仙的书信和诗作,感叹你也已老态龙钟了。 昊天是苍茫的天空,自然高远而辽阔,太阳在天空中明亮地照耀着大地。 我们相约共同度过人生的时光,穷年累月恐怕无法偿还这份情意。 忧伤时我常常大吃一顿,我的寿命会很长没有尽头。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郭筠仙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在收到郭筠仙的回信和诗歌后,感慨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
去年长已矣,来日尚云赊。 身弱各相祝,家贫傥有涯。 乡心无住著,望眼久昏花。 寥落音书阔,多疑驿使差。 注释: 寄弟三首其一:写给弟弟的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去年长已矣,来日尚云赊。 指去年已经过去,今年的日子还很长,希望来年能够早日到来。 身弱各相祝,家贫傥有涯。 自己身体虚弱,相互祝愿健康平安;家里贫穷,但希望能有所改善。 乡心无住著,望眼久昏花。 家乡的思念没有固定的寄托,因为长时间在外
【注释】 郭筠仙:指宋代诗人郭祥正。六律:指古乐十二律,此处比喻友人。 其六:这是第一首诗的第六首。 日日:每天。 时时:每刻。 刘子:指诗人的朋友刘禹锡(字梦得),当时在江陵做刺史。 孤吟:孤独地吟诵。 寸憾:一点遗憾。 【译文】 天天思念刘禹锡,时时回忆郭祥正。仰天长叹天地狭小,绕屋独行风吹户牖鸣。云蔽日月乾坤狭窄,风声吹入窗户中鸣唱。孤寂吟诵无与共赏之人,心中遗憾浩如烟海纵横。 赏析:
【注释】挽:吊唁。师棣:指杜甫,杜甫与舒元舆、严武齐名,称“三贤”;蹶:跌倒;吴楚:指家乡湖北。二老:指杜甫的母亲和妻子。九原:古代认为死者埋葬之地在九泉之下,这里指坟墓。【赏析】杜甫一生坎坷,屡遭挫折,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和对母亲妻儿的思念,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挽向师棣联”意思是说,我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你的墓地,凭吊你这位伟大的诗人,并为你撰写挽词。师棣:杜甫的字。 颔联“与舒严并称溆浦三贤
【注释】 1. 曾国华:诗人的好友。 2. 归去来兮:指辞官归隐。 3. 夜月楼台花萼影:指夜月下的楼台和花上的花萼的影子。 4. 行不得也:形容处境艰难,不能前行。 5. 楚天风雨鹧鸪声:指楚国的天气和风声中传来的鹧鸪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词,诗人在送别朋友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首句“归去来兮”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思念。他希望朋友能够回到故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挽袁甲三联”,然后分析诗句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再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情感,最后指出运用的艺术手法。 本题是一首七绝,第一句写友人临终托付遗言,希望作者能够像范宣子那样做官清廉;第二句说,等他死后盖上棺材,人们会给他做出公正的评价,谁还敢议论什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来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主旨。“挽戴铭恩联”意为:为了报答朝廷的恩德,我不远千里到江左;“以文来”,“以节归”,即以文章来自报朝廷,以节操回归故里。两句是说:为了报答朝廷的恩德,自己不远千里来到江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和忠诚之心。 “毅魄常留两江上下”意为:坚贞的忠魂常常留存于长江两岸
【注释】 京华:京城。书肆:卖书的店铺,指朋友的住所。江表:长江以南,这里泛指诗人家乡。宿学:指有学问的人。 【赏析】 此诗首句写诗人与友芝一见即生情,次句写与友芝结为挚友后,彼此敬重。三、四两句写诗人在朋友逝世后,十分悲痛
《挽马新贻联》是一首由曾国藩创作的挽联,以下是对联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篇原文: 范希文先天下而忧,曾无片时逸豫; 来君叔为何人所贼,足令千古悲哀。 2. 译文: 范希文始终忧心天下百姓,未曾片刻放松忧虑; 来君叔因何人谋害,足以令人哀叹千古。 3. 注释: - 范希文: 范仲淹,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 - 先天下而忧: 形容关心国家大事,为天下百姓担忧。 - 无片时逸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