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在丑,哲人西游。
我作挽辞,比许文休。
马磨既甘,不竞不絿。
亦有月旦,胸剖九流。
东崖奉亲,朝戏彩舞。
暮归读书,群言藻斧。
乡闱屡试,爨无完桐。
文章憎命,泪洒秋风。
不于其躬,乃祚其子。
濯濯芳兰,芥拾青紫。
弓冶不堕,载述先芬。
瞻言遗像,永播青尘。
【译文】
我过去在丑年,你哲人西游。
我写了挽词,比许文休。
马磨既甘,不竞不絿。
也有月旦,胸剖九流。
东崖奉亲,朝戏彩舞。
暮归读书,群言藻斧。
乡闱屡试,爨无完桐。
文章憎命,泪洒秋风。
不于其躬,乃祚其子。
濯濯芳兰,芥拾青紫。
弓冶不堕,载述先芬。
瞻言遗像,永播青尘。
【赏析】
《题易公筠亭遗像》:这是一首吊古怀今的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遭遇与易氏后人的经历相类比,借古人之哀来写自己对时运的感慨。全诗结构严密,层层铺叙,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首联“昔岁在丑,哲人西游”,追忆昔日岁月,感叹时光流逝。
颔联“我作挽辞,比许文休”表示作者哀悼易氏后人的心情。作者借用了许文休的典故,表达了他对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无奈和悲哀。
颈联“马磨既甘,不竞不絿”描写易氏后人的生活状态,暗示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要遭受坎坷和挫折。
尾联“亦有月旦,胸剖九流”则是对易氏后人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赞美。诗人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在逆境中保持坚强的意志,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以吊古怀今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易氏后人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赞美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