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孰无死,曾不可班。
轻者鸿毛,重者泰山。
杨公正气,充塞两闲。
遗文妙墨,深播人寰。
马市一疏,声振薄海。
更击贼臣,五奸十罪。
心追逢比,身甘菹醢。
取义须臾,归仁千载。
翩翩谏草,犹存手稿。
古柏拿空,似枯弥好。
郁此英风,辅以文藻。
长有白虹,烛兹瑰宝。

【注释】

杨忠悯公:指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郫县(今四川郫县)人。曾为给谏大夫,故称。

班:同“颁”。颁示,宣布。

鸿毛与泰山:语出《韩非子·显学篇》:“世之学者,语大而夸矜名,语小而夸细。言其大足以为天下政,言之小以自为也。大则劳民费财用,或时不能成;小则虽立不为人所信也。”

两闲:指朝廷和民间。两闲者,朝廷及民间也。

遗文:指杨雄的奏疏。

妙墨:指杨雄的文章。

马市一疏:指杨雄在汉武帝征伐匈奴期间上呈的《盐铁论》中的《备胡》一节。

薄海:指东海、南海。这里泛指全国。

贼臣:指董仲舒、公孙弘等一些奸佞之人。

五奸十罪:语出《汉书·董仲舒传》。五奸是说董仲舒有五条罪状,一是推儒术,使君人者多兴事,二是好尊古,使人主无度量,三是任用私党,四是作《春秋断狱》,五是好发人之阴议。十罪,一是为人臣不忠,二是劝君王卑尊已土,三劝君王厚葬,四劝君王重服丧,五劝君王封禅求仙,六劝君王设乐崇官,七劝君王好大喜功,八劝君王贵奇技,九劝君王广畜后宫美人,十劝君王好养性。

白虹: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中赞扬了杨雄不畏强权的气节,并对其文章的精粹和影响进行了高度评价。

诗的前四句写杨雄的生死观。杨雄认为,古今之人没有谁能够避免生老病死,即使是圣贤也不能例外。但是轻重不同,轻如鸿毛,重如泰山。这反映了杨雄对生死的不同看法。

第五至第八句写杨雄的刚正不阿。他的刚直之气充溢于朝廷和民间,因此他的遗文和佳作深播于人间。马市一疏,声振薄海,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同时,他也敢于抨击那些奸佞之臣,对他们的罪行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些言论使他深受人们的尊敬和敬仰。

第九句到第十四句写杨雄的爱国精神。他心念国家安危,甘愿遭受屈辱而死,取义须臾,归仁千载。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

第十五句到第十六句写杨雄的文学成就。他的谏草犹存手稿,他的文采斐然,他的笔法独特,这些都是他文学成就的重要表现。

第十七句至第二十一句写杨雄的历史地位。他曾经担任过给谏大夫,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被誉为“经国之大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两句总结全文。诗人赞美了杨雄的气节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