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藏弓苍梧野,我家正渡南岳下。
眼看乡井多誉髦,淩周郭李皆健者。
何郎苍老孙郎少,君合众铜付一冶。
楚人自古工语言,湘流到今悼屈贾。
褊夫例缚文字禅,剑头一吷真粲然。
【注释】
虞舜:传说中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帝王。
藏弓苍梧野:指舜帝曾将弓箭藏在苍梧的深山里。苍梧,在今湖南永州以南。
我家正渡南岳下:我家正好渡过了南岳衡山。南岳,在今湖南衡阳县。
眼观乡井多誉髦:我眼观着家乡的井,看到人们称赞那些有才能的人。誉髦,美名。
淩(líng)周郭李皆健者:凌厉周、郭、李三族都是健壮有力的人。凌周,指周文王;郭,指郭公;李,指李牧。
何郎苍老孙郎少:何郎年长而苍老,孙郎年少而年轻。何郎,指屈原;孙郎,指南朝梁陈间诗人阴铿(kēn)。
君合众铜付一冶:你该把众多铜钱都交给铸钱的炉子。合,同。冶,熔炼金属的工匠。
楚人自古工语言:楚国自古以来擅长于辞令和文采。
湘流到今悼屈贾:湘水之流至今还哀悼屈原贾谊这两位贤才。湘水,指湘江。屈原,战国时楚国大夫,以爱国忧民著称;贾谊,西汉时著名政论家和文学家,汉文帝时被贬长沙。
褊(biǎn)夫例缚文字禅:狭隘的人总是束缚于文字。褊夫,狭隘之人。例,常。
剑头一吷真粲然:剑尖一碰,便发出清脆的声音。一吷,一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陈庆之为友人所作《诗钞题辞》中的第三首,也是一首咏怀之作。全诗借史实抒发对屈原、贾谊两位贤才的崇敬之情。诗的前半部通过写自己目见之景,表达了对屈原、贾谊两位贤才的崇敬之情;后半部则通过叙写当时文人墨客的交往情景,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虞舜藏弓苍梧野”,这是全诗的第一句,它以虞舜藏弓的典故开篇,既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也为下文作了铺垫。
诗人写到“我家正渡南岳下”,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南岳,指衡山,在今湖南省中部。诗人说:“我正在过南岳衡山的时候。”这句诗不仅交代了诗人当时的地点和时间,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眼看乡井多誉髦”,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看到家乡的人们都喜欢称赞那些有才能的人。这里的“誉髦”指的是美名。诗人用“眼见”这个词,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的深深眷恋之情。
“凌周郭李皆健者”,这一句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中人才辈出的赞美之声。这里的“凌周郭李”分别指周文王和郭公郭子仪,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才;“皆健”则表示他们都是健康强健的人才。诗人用“皆健”这个词,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中人才辈出的赞美之情。
诗人写道:“何郎苍老孙郎少”,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何郎指的是屈原,孙郎则指的是贾谊。诗人说:“你看那何郎已经年老了,而孙郎却还很年轻。”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贾谊的羡慕之情。
“君合众铜付一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要把所有的铜钱都交给铸钱的炉子。这里的“合”是动词,意思是“要”;“付”是动词,意思是“交给”;“冶”是名词,指的是铸钱的炉子。诗人用“合众铜付一冶”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写道:“楚人自古工语言,湘流到今悼屈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楚国自古以来就有善于言辞的传统,而湘水流经的地方至今仍在哀悼屈原和贾谊这两位贤才。这里的“楚人”指的是楚国人民,而“湘流”则是指湘江。诗人用“悼屈贾”一词,表达了他对屈原、贾谊两位贤才的深深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叙述自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屈原、贾谊两位贤才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人才状况的关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