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南山竹,柯叶互檀栾。
上有一片云,下有九畹兰。
清风相戛击,虚碧鸣秋寒。
竛竮走鞭散,抗衡劲节干。
养成两雏凤,文彩何姗姗。
高枝足栖宿,芳实供朝餐。
归昌忽采律,言振九霄翰。
引吭发钧奏,俯视失鹓鸾。
却顾筼筜谷,依旧青琅玕。
年年托美荫,岁岁祝平安。

【注释】

题钱崙仙同年慈竹平安图二首:指作者为朋友画《慈竹平安图》。南山竹,指竹子生长在山南山北。柯叶,即竹子的枝杆和叶片。互檀栾,形容竹子枝叶交错的样子。一片云,比喻高洁的人品。下有九畹兰:九畹是古代容量单位,一畹等于六亩,九畹就是五十亩。畹,音万,古代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上句写竹子高洁,下句写兰花芬芳。清风相戛击,虚碧鸣秋寒:秋风瑟瑟,吹动着竹林,发出萧萧的声音,如同在奏响一曲清秋的乐曲。竛竮走鞭散(xiāo):随风飘舞,像赶路一样分散。竛竮,同“飘飘”,飘飞的样子。竮,古“飘”字。两雏凤:喻指自己与友人都是凤凰一般的人。文彩何姗姗:文采多么美好。文彩,文采,才华。姗姗,柔美貌,多用来形容女子走路时的姿态。高枝足栖宿:高高的树丫足够鸟儿栖息。芳实供朝餐:美好的果实供人享用。朝餐,早晨的食物。归昌忽采律:忽然有人吟诵《诗经》中的《采薇》(《诗经·小雅》),这是《诗经》中的一首描写战争归来的诗歌,诗中说:“我采薇矣,食之无肉,心亦忧止。”归昌,指诗人的朋友。言振九霄翰:意思是要振笔疾书,挥毫泼墨,写文章。翰,羽毛状的笔。钧奏,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琴,五弦。俯视失鹓鸾:《庄子·逍遥游》中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这里以鹏比喻友人,说朋友志向高远,不可限量;又说低头看到自己,好像鹓鸾失去了踪影一样。却顾筼筜谷:回头看看那长满筼筜草的地方。筼筜谷,指长着长毛蕨类植物的地方。依旧青琅玕:《列子·周穆王》中说:“穆王西游于昆仑丘,见西王母石室玉女。穆王曰:‘愿闻《玄珠》之道。’于是王授之玄珠,佩之百日,大通神明。”这里用西王母的传说来比喻友人,说友人如天上的星星,永远明亮。年年托美荫,岁岁祝平安:年年受到友人的美意庇荫,岁岁祝愿友人平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韵律协调流畅。

第一句写南山竹,突出竹子的高大挺拔;第二句写竹子的枝叶交错,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茂盛;第三句写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以及风中的兰花散发的香气;第四句写竹子和兰花的美丽,以及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欢乐;第五、六句写文人学士的高雅情趣和高尚品德;第七、八句写文人学士的抱负远大和才华横溢;最后两句写文人学士的志向远大和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通过赞美竹子和兰花的高洁品格、优美品质、优雅风度和崇高抱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诚挚的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