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愁攀废范松,举家天末尽相从。
蛮儿乘象同牛马,僰道看花无夏冬。
近接漏天常作雨,倒流滇水不朝宗。
独斯揽胜遐荒外,恨未曾登鸡足峰。
滇南
久客愁攀废范松,举家天末尽相从。
译文:长久的旅途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我思念家乡的心情如同攀爬废弃的范松一样痛苦。全家都在远方,他们跟随着我,无论天涯海角。
注释:久客:长时间在外地作客。废范松:比喻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天末:指远方或家乡。相从:跟随着、在一起。
蛮儿乘象同牛马,僰道看花无夏冬。
译文:当地的少数民族用大象来代替交通工具,与牛马一起出行,僰道(今云南彝良)的春天和冬天都能看到美丽的花朵。
注释:蛮儿:当地少数民族的人。乘象:用大象来代步。同牛马:与牛马一起出行。僰道:今云南彝良县一带,是古代夜郎国所在地。春秋战国时属蜀郡,汉为益州郡,唐为戎州,宋为溪州。这里泛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看花无夏冬: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近接漏天常作雨,倒流滇水不朝宗。
译文:靠近的地方经常下雨,滇水中的水倒流而上却不向中原地区汇流。
注释:漏天:天空中云层密布,雨水充沛。作雨:下大雨。滇水:指长江上游的澜沧江。朝宗:流向大海。
独斯揽胜遐荒外,恨未曾登鸡足峰。
译文:独自站在这遥远偏僻的地方欣赏美景,遗憾未能登上鸡足山观赏那壮丽的风景。
注释:揽胜:游览名胜古迹。遐荒外:遥远的边远之地。独斯:独自一人。斯:这。览胜:游览名胜古迹。恨:遗憾。未曾登鸡足峰:未能登上鸡足山观赏那壮丽的风景。鸡足山位于云南宾川县西北,主峰海拔2241米,三面陡峭,形如雄鸡翘尾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以“滇南”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在滇南地区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中的“滇南”并非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泛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诗人通过描绘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未能亲眼目睹鸡足山美景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