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哭谁怜阮籍穷,空将壮志负桑蓬。
孤灯此夕更筹永,肠断东风听晓鸿。

【注释】

百苦吟 其八十八 除夜:指诗人除夕之夜。百苦吟,即“百首五言”,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名。八十八句,这里指《百苦吟》中的第八十八首,题为《除夜》。恸哭谁怜阮籍穷:阮籍,字嗣宗,三国魏人。他一生穷困潦倒,有感于世态炎凉,遂作《咏怀诗》,表现自己的愤慨不平。这里说,谁能理解阮籍的穷困,为他而痛哭?空将壮志负桑蓬:桑蓬,桑树的叶子。这里说只有用壮志来支撑。孤灯此夕更筹永,肠断东风听晓鸿:更筹,报时用的短木棍,古代以夜刻为一天一夜,用更筹计时。这里说,在这除夕之夜,只有孤单的灯火和漫长的更筹相伴,听着东风中传来的鸿雁的叫声,感到十分悲怆。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除夕之夜所作。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天喜地,而诗人独处书斋,不能与亲人们欢聚一堂,因此心中不免有些悲伤、感慨,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除夜》。

“恸哭谁怜阮籍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阮籍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个著名文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不幸。诗人在这里引用了阮籍的名字,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悲叹。

“空将壮志负桑蓬”,这里的“壮志”是指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而“桑蓬”则是指普通的农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有着宏伟的志向,但是现实却让他只能承担起普通的生活重担。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内心更加矛盾和痛苦。

“孤灯此夕更筹永”,这里的“孤灯”是指诗人独自坐在书斋里,没有亲人陪伴,只能依靠一盏孤独的灯光度过这个夜晚。而“更筹”则是古代报时所用的工具,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除夕之夜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一句“肠断东风听晓鸿”,这里的“肠断”是指内心的悲痛和痛苦,而“晓鸿”则是指清晨的候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因为无法与亲人团聚而感到的痛苦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除夕之夜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同时,通过对阮籍、桑蓬、孤灯等意象的运用,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