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乱阴阳气候乖,网罗百口似枯荄。
霜飞六月知天意,传染如何雪上埋。
【注释】
百苦吟:诗人自号。其四十三:诗的序号,指第43首。疫疠:瘟疫和疾病。
【赏析】
《百苦吟》是一首七绝,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当时唐王朝正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诗人目睹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情景,深感“天下苍生皆涂炭”而悲愤填膺,故有此作。
首句“错乱阴阳气候乖”,写天气之变化。天有阴晴雨雪,地有昼夜寒温,这是自然现象,但当此之时,却与平时大不相同。“错乱”二字,说明此时阴晴风雨已失去了正常规律,变得混乱不堪,气候异常。“网罗百口似枯荄”,“枯荄”是草根植物枯萎的意思。这句说百姓家破人亡,无家可归,像草根一样被灾祸所困厄。
次句“霜飞六月知天意”,写天气之反常。“霜”字,一语双关,既可指霜降时节,又可喻百姓遭受瘟疫的惨状。“六月”二字,也表明时令。“六月霜飞”,既说明霜降在六月初旬,又写出此时正是疫病盛行之时。“知天意”三字,说明此时天地之间仿佛有一股力量在主宰着这一切。
末两句“传染如何雪上埋”是对全诗主旨的概括总结。诗人以“雪上埋”喻指疫病传播迅速,蔓延无际,就像雪上压着一个尸体,再也掩蔽不住一般。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疫病肆虐的惨烈场面,而且也暗含出诗人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