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习勤苦,家家尽饲蚕。
携筐来道左,采叶过城南。
朝露常多畏,春风独抱惭。
赵王殊不识,妾意比澄潭。

【注释】

越女:指越地的女子。

习勤苦:学习勤劳艰苦的生活。

家家:每家,指各户人家。

道左:路的左边,指靠近道路的地方。

采叶:采摘桑叶。

澄潭:清澈见底的深水,比喻纯净的友情。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通过描写越女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越女勤劳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借越女之喻,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纯洁友谊的珍视和追求。

首句“越女习勤苦”,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特征——越女,一个勤劳刻苦、不畏辛劳的人。这种性格特点在古代社会中尤为可贵,因为勤劳被视为女子美德之一,是女性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

次句“家家尽饲蚕”,进一步描绘了越女辛勤生活的场景。越女不仅在家中照顾家务,还要从事养蚕等农活,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分工要求,也反映了越女们对家庭的贡献。

第三句“携筐来道左,采叶过城南”,则是越女辛勤劳作的具体表现。她每天清晨带着篮子来到路边,采集桑叶。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越女勤劳的品质,也体现了她们生活的艰辛。而“采叶过城南”则暗示了越女的劳动地点,可能是村庄或者附近的农田。

第四句“朝露常多畏,春风独抱惭”,表达了越女对于自然现象的感受。朝露常湿,使人感到畏惧;春风独抱,则让人感到惭愧。这些自然现象与越女勤劳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越女的勤劳和勇敢。

第五句“赵王殊不识”,则透露出越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高。她虽然勤劳善良,但可能不被赵王所认识和重视。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她们的努力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第六句“妾意比澄潭”,则是越女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表达。她将自己的内心比作清澈见底的深水,意味着她有着如水晶般纯净的品德和情感。这样的比喻既表达了越女对自己的自信,也展示了她对于纯洁友谊的珍视和追求。

整首诗以越女为线索,通过描写越女的勤劳生活和内心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于越女勤劳品质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纯洁友谊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的现状以及她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