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石门近,离怀苦未安。
人烟争入浦,夕鸟倦啼寒。
历历吴江尽,悠悠岁序阑。
不知霜月下,犹作故乡看。

石门

落日石门近,离怀苦未安。

人烟争入浦,夕鸟倦啼寒。

历历吴江尽,悠悠岁序阑。

不知霜月下,犹作故乡看。

译文:
夕阳西下的石门渐渐靠近,我内心的忧虑和不安难以平息。
人们纷纷向江边赶去,傍晚的鸟儿在寒风中疲惫地啼叫。
江边的景色清晰可见,但岁月却匆匆流逝,无法挽留。
不知道在霜月的照耀下,是否还能看到故乡的美景。

注释:

  • 石门:地名,位于今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 落日石门: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石门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哀伤的感觉。
  • 离怀:离别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因离开家乡而产生的不安和思念之情。
  • 人烟:指人群或村庄。
  • 浦:指河流入海的地方。
  • 夕鸟:指黄昏时分的鸟儿。
  • 历历:清晰可见。
  • 吴江:指吴地的江河,可能是指苏州附近的长江。
  • 悠悠:形容时间过得很慢,岁月流转。
  • 霜月:指的是深秋时节的月亮,通常与凄凉、清冷的氛围相联系。
  • 故乡:指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篇。首联“落日石门近,离怀苦未安”,描绘了夕阳西下时,诗人站在石门前,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和不安。颔联“人烟争入浦,夕鸟倦啼寒”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傍晚时分纷纷向江边赶去的情景,以及夜晚的寒冷和疲惫的鸟儿啼叫声。颈联“历历吴江尽,悠悠岁序阑”则通过描绘清晰的吴江景色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尾联“不知霜月下,犹作故乡看”则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他乡,望着霜月下的故乡,依然怀念故乡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离别后的复杂心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