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住京师,缁衣困软土。
寄寓必僧寮,怕路如怕虎。
以此七公车,踪迹常踽踽。
来暮去辄先,晦朔不及五。
婆娑风氏松,廿年未再抚。
平生了无恨,念兹每莫补。
山公雅好事,逸兴为新雨。
忘年集小友,清言述前古。
馀韵尘既浥,幽芬兰亦吐。
昭回出圣藻,光焰被衡宇。
磊磊及馀物,君恩难悉数。
我从蓬蒿来,一朝睹未睹。
是时云漠漠,漏可届未午。
挈榼城南游,招提拔灌莽。
故事说半甲,法物列两鼓。
惊闻涛声高,左右欲挽弩。
始知十八公,去此才数武。
躧履亟相就,不异故人聚。
浮云几苍白,散质谢斤斧。
别来看更长,欲语畏罗缕。
已有鳞似龙,宁无脂化琥。
邻槐亦已老,翠棚爱撑拄。
归意视夕阳,歌音借蛮贾。
勿忘今日乐,尘埃暂弛组。
夏日诸同人小集晚过龙泉寺南风氏园看古松,限韵同赋我昔住京师,缁衣困软土。寄寓必僧寮,怕路如怕虎。以此七公车,踪迹常踽踽。来暮去辄先,晦朔不及五。婆娑风氏松,廿年未再抚。平生了无恨,念兹每莫补。山公雅好事,逸兴为新雨。忘年集小友,清言述前古。余韵尘既浥,幽芬兰亦吐。昭回出圣藻,光焰被衡宇。磊磊及馀物,君恩难悉数。我从蓬蒿来,一朝睹未睹。是时云漠漠,漏可届未午。挈榼城南游,招提拔灌莽。故事说半甲,法物列两鼓。惊闻涛声高,左右欲挽弩。始知十八公,去此才数武。躧履亟相就,不异故人聚。浮云几苍白,散质谢斤斧。别来看更长,欲语畏罗缕。已有鳞似龙,宁无脂化琥。邻槐亦已老,翠棚爱撑拄。归意视夕阳,歌音借蛮贾。勿忘今日乐,尘埃暂弛组。
注释:我过去住在京城,穿着黑色的衣服在软土地上生活。寄居的时候一定住在寺院里,害怕走路如同害怕老虎一样。因此有七辆公车,我的足迹经常孤独地行走。晚上回去总是走在前面,农历初一到十五不能回家。在风氏的松树旁徘徊了很久,二十年没有抚摸它了。平生没有什么怨恨,但是每次思念都会感到遗憾。山公喜欢结交朋友,兴致高昂就像新来的大雨一样。忘记了年龄聚集在一起,谈论前人的清谈。其余的声音尘土已经沾湿了,树木的枝叶也散发出香气。明亮照耀出圣人的话语,光芒照射着整个房屋。树木茂盛而且结实,国家的恩德难以全部说出。我从茅草屋走来,有一天看见了却没有看见的美景。当时的天空一片黑暗,夜漏可以到达中午还没有结束。提着酒壶去城南游玩,邀请人们爬上山坡砍柴。过去的旧事讲述一半,法物陈列在两个鼓架上。听到涛声很高,左右的人们都想要拉弓射箭。才知道十八公离开这里只有几步远。急忙穿上鞋子相迎,这就像老朋友相聚一样。飘动的白云有几片变白了,分散的身躯受到砍伐就像被斧头削平一样。分别来看更长久一些,想要说话却害怕言辞啰嗦。已经有像龙一样的鳞片,难道没有像琥珀一样的脂肪?邻居的槐树下已经衰老,翠绿的树枝支撑着它。回家的心情看着日落,唱歌的声音借用蛮族商人的歌声。不要忘记今天的快乐,灰尘暂时放下了束缚。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同人在龙泉寺南风氏园观古松而作的一首律诗。诗歌描绘了同人在古松下聚会的场面,表现了诗人对同人之间情谊的赞美。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细腻、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