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天中央,文星木躔角。
灵山拔嵩少,德水交伊洛。
郁为人文区,名贤代有作。
煌煌二程子,千载振绝学。
后来渐榛芜,斯道孰开拓?
先生出旷世,日朗萤火爝。
蕴蓄富渊源,发挥启橐籥。
本根秋实茂,藻采春华落。
图报只辞章,中怀谅已薄。
初登蕊珠榜,遂入石渠阁。
朝廷爱人才,破例展猷略。
分藩试扬历,江右专锁钥。
蔚州老司寇,许予必斟酌。
谓公真清廉,才品并卓荦。
荐扬大臣事,彼此两不怍。
适当时右文,设科召鸿博。
公仍归禁院,献赋卑《五柞》。
衡文来两浙,悉剖荆山璞。
还朝品弥高,比岱长群岳。
东南资重镇,宵旰切民瘼。
简在抚吴中,民望胥踊跃。
吴俗久奢靡,正气日以剥。
大端示镇静,积习还淳朴。
新图郑侠绘,淫祀怀英削。
百事具规模,群情奉绳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题为《赠汤宗伯潜庵先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注释

  • 豫州天中央:指的是中国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位于天地的中心。
  • 文星木躔角:指木星,古天文学中认为木星有“文”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文化和学问。
  • 灵山拔嵩少:指的是嵩山(河南登封市)与少室山(河南洛宁县),两山都是道教中的名山,这里用来形容汤宗伯隐居的地方。
  • 德水交伊洛:指的是黄河和洛河交汇于洛阳,象征了汤宗伯的学问和德操。
  • 郁为人文区:指该地区人才辈出,文化底蕴丰富。
  • 煌煌二程子:程颐和程颢,两位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被称为“二程”。
  • 千载振绝学:表示千年之后,他们的学问依旧能影响世界。
  • 后来渐榛芜:形容后世学术逐渐衰败。
  • 斯道孰开拓:询问后学能否继承并发展这一道统。
  • 先生出旷世:形容汤宗伯的出现如同旷世英才。
  • 日朗萤火爝:比喻汤宗伯的才能如同微弱的光,但非常珍贵。
  • 蕴蓄富渊源:指他的学问深厚,根基扎实。
  • 发挥启橐籥:指他能发扬光大古代学问。
  • 本根秋实茂:喻指他的基础坚实,像秋天的果实一样硕果累累。
  • 藻采春华落:形容他的学识丰富多彩,如同春天的花一样美丽。
  • 图报只辞章:指他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 中怀谅已薄:内心虽然感到愧疚,但并不过分。
  • 初登蕊珠榜:比喻他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便名列前茅。
  • 遂入石渠阁:指他被选入翰林院,参与国家大事。
  • 朝廷爱人才:朝廷赏识并重用他。
  • 破例展猷略:打破常规,给予他特殊的提拔和使用机会。
  • 分藩试扬历:在地方上担任重要职务,显示其才干。
  • 江右专锁钥:在江南地区担任关键职务。
  • 蔚州老司寇:在蔚州担任地方长官。
  • 许予必斟酌:允许他担任某项职务时,会慎重考虑。
  • 谓公真清廉:称赞他的廉洁。
  • 才品并卓荦:才华出众,品德高尚。
  • 荐扬大臣事:推荐或表扬有才能的大臣。
  • 彼此两不怍:自己和他之间没有相互惭愧。
  • 适当时右文:在适当的时机提倡或重视文化教育。
  • 设科召鸿博:设立科目选拔有才能的人才。
  • 公仍归禁院:他仍然回到翰林院工作。
  • 献赋卑《五柞》:献上诗赋作品,其水平不高。
  • 衡文来两浙:考核诗文来到浙江地区。
  • 悉剖荆山璞:全部发掘出荆山上的宝玉。
  • 还朝品弥高:回到朝廷后,他的名声和地位更加显赫。
  • 比岱长群岳:可以与泰山相比肩,意味着崇高的地位。
  • 东南资重镇:东南地区需要一个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 宵旰切民瘼:日夜忧虑民众的生活疾苦。
  • 简在抚吴中:在吴地进行安抚工作,即治理地方。
  • 民望胥踊跃:民众都希望他能来治理他们。
  • 吴俗久奢靡:吴地的风俗习惯长期以来都追求奢侈。
  • 正气日以剥:正直的风气日渐衰退。
  • 大端示镇静:大的方向上表现出冷静和克制。
  • 积习还淳朴:过去的坏习惯开始改回朴素无华的状态。
  • 新图郑侠绘:新的计划被绘制成图画,郑侠是唐朝的农民起义领袖。
  • 淫祀怀英削:废弃了过度的祭祀活动,怀念英雄。
  • 百事具规模: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规划和安排。
  • 群情奉绳约:大家的心情都遵守规矩和制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