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记得在金阊。
石上歌丝风寂寂,舟中弦索月茫茫。
虎阜到三塘。
望江南,其四,燕台中秋追次旧游。
石上歌丝风寂寂,舟中弦索月茫茫。虎阜到三塘。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而又悠远,诗人通过描绘中秋节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石上歌丝”、“舟中弦索”、“虎阜到三塘”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画面感和动态美。
“石上歌丝风寂寂”,这里的“石上歌丝”形象地描绘了秋夜中石头上飘动的声音,仿佛在歌唱,而“风寂寂”则表现出夜晚的宁静和寂静。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静谧,也让人想象到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咏的情景。
“舟中弦索月茫茫”,诗人乘坐着小船,在月光下演奏着弦索乐器,而“月茫茫”则形容了月亮的广阔和明亮,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虎阜到三塘”,这里可能是诗人在描述自己行走在虎阜山和三塘之间时的所见所感。虎阜山和三塘都是苏州著名的景点,诗人在这里漫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的游兴,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夜晚,让人感受到了诗意的生活和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