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记得在邗关。
水榭涛翻银浪涌,画桥箫歇玉人寒。
丙夜不曾还。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百尺琼枝”、“鱼水同欢”等。单调,四十七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燕台:指汴京(今河南开封)。追次:追念,怀念。漫成:随意写成。九首:此处指作者所写《望江南》词的第九首。

中秋:秋季十五日月圆夜。扬州古称广陵,又称邗江。秋八月,天晴气朗,故有“中秋”。

邗关:在今江苏扬州西北。相传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与伍子胥、孙宾等谋反,失败后,他们便逃到江淮一带,并筑台于邗口关外,作为藏身之所。后来,这里成为吴地的门户,人们就把它叫作“邗门”,或称为“邗关”。

水榭:水上亭台。

涛翻银浪:波浪翻滚,像银色的浪花一样。银浪:白色的浪花。

画桥:用彩画装饰的桥梁。箫歇:吹箫停歇,即箫声戛然而止。玉人:美女。寒:凄凉。

丙夜:农历六月二十七日,为小暑后的第三个庚戌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旺,阴气最弱,故称良辰吉日。

不曾还:没有返回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节景的作品。全词以“中秋”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上片写中秋节的美景与作者的感慨。起句点出时间是中秋节,然后描绘出美丽的月色。接着又写出了作者的感想,觉得扬州的美景让人难以忘怀,而自己只能在梦中追寻。下片则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先写中秋之夜的美景,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两句写自己虽然不能回来过节,但是仍然会怀念过去的时光。整首词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让人读来不禁产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