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水肿费猜疑,起伏连番半载时。
报道沈疴消去也,菰城何幸遇天医。

气虚水肿费猜疑,起伏连番半载时。报道沈疴消去也,菰城何幸遇天医。许传霈在丙子(清光绪二年,公元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撰写了十首悼同儿的绝句,其中第六首《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同儿不幸遭遇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悟。

诗中“气虚水肿费猜疑”描绘了同儿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的状态,“起伏连番半载时”进一步强调了疾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无尽困扰和痛苦。“报道沈疴消去也”,则给人以希望,预示着同儿的病情即将好转,这无疑给诗人和周围的人带来了一线生机与喜悦。然而,“菰城何幸遇天医”又透露出一丝遗憾,因为虽然同儿得到了救治,却仍不能彻底摆脱病痛。

这首诗的结构和用词十分精妙。首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了同儿的疾病状态及其对家庭的沉重打击;第三句通过“报道”一词引入好消息,为全诗增添了一丝亮色,但紧接着的第四句又迅速将读者带回残酷的现实;最后两句再次提及疾病,但这次是作为治疗过程的一部分,而非终点,这种反复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具有震撼力。

从情感角度看,这首诗渗透着深沉的悲伤与无奈。诗人通过对同儿疾病状态的描述,传达出了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同儿康复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困境中人性温情的赞扬。从艺术角度看,诗的语言优美,结构紧凑,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尤其是“气虚水肿”等词汇的使用,既准确又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进而引发共鸣和思考。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六》不仅是一首悼念之诗,更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