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校书名进士;岳阳持节老将军。

【解析】

此为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组。“天禄校书名进士”,指王羲之的侄子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晋朝书法家,曾任秘书监、会稽内史。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他被任命为中书令,掌管朝廷文书,因常在宫中侍候皇帝左右而被称为“中郎”。《隋书·经籍志》载:王献之有文集二十卷。《世说新语·文学篇》说他“虽不精于笔札,而逸韵溢于形外”,书法造诣极高。《晋书·王献之传》说他“少时学其父,既正相似,父子俱显名”。可见王献之与父亲王羲之一样,以书法著称。“岳阳”指王羲之的故里——浙江绍兴。据《太平寰宇记》载:绍兴府城西南有“会稽山”,山上有“谢公墩”,相传谢灵运曾游览过,并赋《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孙》。王羲之家就建在谢公墩旁,因此后人称其家族为“王家”。王献之即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所以又称“王七”。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尤善草书,他的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天禄校图书名进士”,意思是王献之在天福三年(358)考中了进士。当时,王献之才十二岁。王献之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对各种学问都有兴趣。有一次,他父亲王羲之带他去拜访大书法家顾恺之,顾恺之看了他一会儿说:“你骨骼清奇,将来必成大器。”从此王献之便跟着顾恺之学习书法。由于他的勤奋刻苦,不到一年工夫,就能写一手好毛笔字,并且能背诵许多古文文章。后来,他更是把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岳阳持节老将军”,意思是指王献之在担任过官职。南朝宋孝武帝时期,王献之任广州刺史。当时南齐的萧鸾想夺取政权,就派兵攻打宋朝。王献之率军抵抗,被俘后投降了萧鸾。后来他回到家乡,当上了岳阳郡太守。当时,萧鸾封他为“镇北将军、湘州牧、江夏内史,领南蛮校尉、广州刺史”。王献之在岳阳郡任职时,十分关心百姓疾苦,深得百姓的拥护。

【答案】

译文:

天禄校名进士;岳阳持节老将军。

赏析:

此诗前两句是说王献之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对各种学问都有兴趣。后两句是说他当过官职。南朝宋孝武帝时期,王献之任广州刺史。当时南齐的萧鸾想夺取政权,就派兵攻打宋朝。王献之率军抵抗,被俘后投降了萧鸾。后来他回到家乡,当上了岳阳郡太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