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感师恩,先六十日负笈而行,天上重逢应一笑;
相公崇硕望,有四百兆束刍为祭,人生如此足千秋。
【注释】
我:指诗人自己。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铁珊,湖南长沙人。清末重臣,官至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他为人公正廉直,深得民心。
负笈而行:背着书箱赶路。负笈,背负书箱的意思。
四百兆束刍为祭,人生如此足千秋:意为:用四百兆束的干草祭祀,人生就已足够了。
【赏析】
此诗首句以“我父感师恩”起,点出“我”之父即诗人自己曾对张之洞先生有感激之情。次句写“我父”在六十天前便已背上书箱,去拜见张之洞。这里用了“天上重逢应一笑”这个典故,暗含着诗人对张之洞的敬慕之情。三句中“相公崇硕望”,说明诗人的父亲十分尊敬张之洞,并把他当作崇敬的人物来看待。最后两句“四百兆束刍为祭,人生如此足千秋”,意思是说,四百兆束的束薪用来祭祀,而人生就已足够了。这两句话是说,诗人的父亲对张之洞十分尊敬,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拜见他,可见他对张之洞的崇敬之情是多么地深厚啊!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