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梫
译文: 追随湘中众多前辈,他成为了名臣,金殿之上需要讨论思考问题,早就信任朝廷重用你(张百熙)。 在门下任职三年时间,参与了大义,绛帐之内现在非常寂静,再也没有楼上召见康成(张康生)。 注释: - 踵:跟随。 - 诸老:指湘中众多前辈。 - 起为名臣:成为名臣。 - 金殿要论思:在金殿上进行讨论和思考。 - 朝廷”:指朝廷。 - 用君实:重用你(张百熙)。 - 居门下:在门下任职。 - 三年
【注释】: 挽张之洞联:这是一副哀悼张之洞的挽联。 以说经知我廿年前:意思是你曾用儒家经典来教导我。以,表目的;说经,指讲论儒学经典;知,同“智”,智慧、聪明;我,代指自己;廿年,二十年,即20年;前,前面、从前。 此日同为天下恸:意思是现在你们(张之洞)和我这个(作者)一起在为天下人而哀痛。 有大节过人三事在:意思是你们有三条高尚的品德是超过常人的。 于今犹见古臣风
【注释】: 挽高凤岐联:为死者高凤岐而作的挽词。宦海:指官场,官场即宦途。同舟:比喻共事或共处。此其丧:指他的去世。征车:指皇帝的车驾;这里代指皇上。阙:皇宫,这里借指朝廷、官府。长逝:永远离开。魂魄:灵魂,精神。恨无穷:悲伤之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悼念朋友高凤岐的诗。作者在诗中对友人表示深切的哀悼之情。 “宦海偶同舟,不闻消息此其丧”:在官场中偶然成为同船之人
【译文】 生年死日都离乱,箴言哀叹时世。 【注释】 1. 挽汪康年联:这是一首悼念汪康年(字季枚,号康年)的挽联。 2. 生年死日皆离乱:意指汪康年一生之中,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经历了战乱与纷争。 3. 箴世哀时有至言:意指汪康年在世时,常常能以智慧和勇气为世人指点迷津,表达对时代的忧虑和不满。 【赏析】 这首挽联是对汪康年一生经历的深刻总结和高度评价。从“生年死日皆离乱”可以看出
【注释】 挽张百熙联(1918年):指为纪念辛亥革命元勋,张百熙(张謇)逝世十周年而作的挽联。 学宗宪祖:指张謇学问渊博,是清朝末年的学者。 百世不祧:指张謇在历史上的贡献将永垂不朽,永远不会被后人遗忘。 浩气亘太虚:指张謇的精神气魄浩荡无边,影响深远。 诸葛后身:指张謇像诸葛亮一样,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扶汉室:指张謇帮助恢复国家政权,使汉朝得以复兴。 名臣大师
【注释】 挽张百熙联:为哀悼张百熙而作的挽联。张百熙(1867-1943),字海鹏,号燕孙,晚清翰林院编修、御史。辛亥革命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九重:指宫廷。语:诏令。奖公忠,即赞扬他忠诚于朝廷。虽殁犹存:虽已经去世,但精神仍然活在人们心中。自有英灵翊王室:他的精神会永远保佑着王室。 千百生徒:指众多的学生和门人。齐涕泣:一起流泪哭泣。愿贞志行慰师门
生年死日皆离乱;箴世哀时有至言。
章梫是中国清代的著名诗人。 章梫(1861年—1949年),名正耀,字立光,号一山。他是清朝时期的学者、教育家和书法家,也是新中国外交家章文晋的祖父。章梫在文学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章梫是中国清代的著名诗人。 章梫(1861年—1949年),名正耀,字立光,号一山。他是清朝时期的学者、教育家和书法家,也是新中国外交家章文晋的祖父。章梫在文学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