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湘中诸老,起为名臣,金殿要论思,早信朝廷用君实;
居门下三年,与闻大义,绛帷今閺寂,更无楼上召康成。
译文:
追随湘中众多前辈,他成为了名臣,金殿之上需要讨论思考问题,早就信任朝廷重用你(张百熙)。
在门下任职三年时间,参与了大义,绛帐之内现在非常寂静,再也没有楼上召见康成(张康生)。
注释:
- 踵:跟随。
- 诸老:指湘中众多前辈。
- 起为名臣:成为名臣。
- 金殿要论思:在金殿上进行讨论和思考。
- **朝廷”:指朝廷。
- 用君实:重用你(张百熙)。
- 居门下:在门下任职。
- 三年:三年时间。
- 闻大义:参与大义。
- 绛帷:绛色的帷帐,这里代指门下省。
- 閺寂:寂静无声。
- 楼上召康成:没有楼上召唤康成(张康生)的事情发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张百熙的深厚友谊和不舍之情。首句“踵湘中诸老,起为名臣”,表达了对张百熙从湘中众多前辈中脱颖而出,成为名臣的敬佩和赞赏。第二句“金殿要论思,早信朝廷用君实”进一步强调了张百熙在朝廷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最后两句“居门下三年,与闻大义,绛帷今閺寂,更无楼上召康成”则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在门下省任职三年时间的感慨,以及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