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艳春日,松析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云何百世下,中天吐寒芒。
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1.桃李艳春日,松析黯无光。
- 桃花与李花盛开于春天
这里的“桃花”和“李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而“春日”则明确了季节背景。
- 松树虽然高大却显得黯淡无光
松树虽为常绿树种,但在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虽然有志向和才能,但却因环境或条件限制而无法充分发挥的人。
2.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 坚定的心志和长久的志向
这里的“贞心”指的是坚定不移的决心,而“结千古”意味着这种决心和志向能够影响后世很长时间。
- 绝不追随他人,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通过“誓不随众芳”表达了一种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3.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 风云突变意味着世界局势的快速变化
这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 天地变得广阔、无边无际
通过描述天地的广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变迁的宏大视野。
4.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 明朝时期,各种学术讨论和辩论非常繁荣
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雅集、讲学等文化活动。
- 出现了许多才气纵横的人物
“七子”很可能是指七个才华出众的文人,而“互腾骧”形容他们在文学上互相竞争、争先恐后的情景。
5.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 某个人物掌握了话语权或领导地位
这里指的可能是某个文人或学者在某个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他的才华和气质因此更加突出
通过“才高气愈扬”,诗人强调了这位人物由于其才华和气质的提升而更加引人注目。
6.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 仰望古代的帝王和圣贤
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尊重。
- 从远处观看宋朝和唐朝的文化成就
通过“府窥藐宋唐”,诗人表达了对宋朝和唐朝文化的赞赏,认为它们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成就和影响力。
7.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 有人指挥着这些人的行动
“籍湜辈”可能是指被指挥的人或追随者群体。
- 他们像爬行的蚯蚓或小草一样卑躬屈膝
这里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这些人在权势面前的卑贱和奴性和谄媚行为。
8.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 一位名叫震川的老书生
这里可能描述了震川先生的形象和生活状态。
- 他的茅屋位于荒凉的江边
通过描绘茅屋的荒凉,诗人表现了震川先生的生活简朴和清贫。
9.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 他召集昔日的学生进行讲授和讨论
这里可能指的是震川先生传授学问的场景。
- 倡导尊奉古代圣王之道
通过“讲学称先王”表明震川先生重视并推崇古代圣贤的思想和教诲。
10.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 尽管拥有强大的势力和声望,但也难以匹敌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力量和名声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实力和声名是难以简单比较或超越的。
- 名声终究无法与古代圣贤相比
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崇高名声,诗人强调了当代人即使拥有一时的成功和权力,也难以与历史中的伟人相提并论。
11.云何百世人,中天吐寒芒。
- 面对百世之人,你有何作为?
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或贡献。
- 你的光辉如同中天的北斗星,发出寒冷的光芒
通过“中天吐寒芒”形象地描绘了北斗星的明亮和指引作用,暗喻诗人的才华和影响力穿越时空,照亮后人的道路。
12.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留下了不朽之作?
这里诗人在感叹古人众多的伟大作品,暗示只有那些能够坚守内心和道德准则的人,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持久的影响。
- 他们的德行使他们的学说更加昌盛
通过“道乃昌”表达了德与道相辅相成的观点,即只有当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时,其学说才能真正发扬光大。
13.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 关于祧祔(即祭祀祖先的位置)的问题已经有了定论
这里可能涉及到家族祭祀或其他宗教习俗中的具体仪式问题。
- 这样的传统和规范岂能永远不变?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传统的敬畏和对其可能变化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对传统必须与时俱进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也反映了对当下社会的观察和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