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书忽动塞垣开,十万军储括地来。
闻说屠耆归命早,凯声已过赫连台。
诗句如下:
塞下曲 其一
羽书忽动塞垣开,
十万军储括地来。
闻说屠耆归命早,
凯声已过赫连台。
注释:
诗的首两句描写了战报传来时的情景。”羽书”指紧急的军事文书,这里指边关的战报突然到来。”忽动”表示突然发生,意味着战事紧急。”塞垣开”指的是边疆的防线被打开,可能是敌军入侵或是某种军事行动导致边境防御体系被打破。”十万军储”表明军队数量庞大,储存物资充足。”括地来”则形容这些物资如从地面汇集而来,强调军队的迅速动员和准备状态。
第三、四句转向战争的结果与评价。”闻说屠耆归命早”中,”屠耆”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将领或部队,”归命早”表示该部队在战争中取得了早期的胜利或提前投降,这通常被视为一种军事上的积极进展。”凯声”指的是胜利的消息或者凯旋的景象。”已过赫连台”中的”赫连台”是古战场上的一个地名,这里暗示着战斗已经结束,胜利者已经到达了那里,这里的”过”有超越、胜过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述了一次突如其来的战事及其结果。首两句通过对战事爆发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突发性和军队的迅速响应。而第三、四句则通过描述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展示了战争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影响。诗中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绘以及对胜利者的赞扬,传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