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晨远人至,寒衣寄江城。
珍重一开缄,光采生敝籯。
老亲念幼子,称体新裁成。
书云御尔寒,著以湖绵轻。
寒燠隔异地,犹廑慈母情。
忆兹初成时,长短劳经营。
襟袖密密缝,十指针线萦。
健妇把刀尺,指点熨贴平。
感激母意厚,顾我非童婴。
二十要自立,俭素敦家声。
五陵自轻肥,温饱无令名。
今兹茹冰檗,用佐严君清。
短褐取蔽体,宁羡罗绮荣。
被服矢无□,敢忘我初生。
【注释】
生日:生辰。太夫人:指妻子的母亲,这里代称婆婆。乍浦:地名,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南。适:恰好。寒衣:冬季的棉衣。江城:指江边的城市。珍重:珍重地打开信封。一开缄:即“开函”,拆开信封。光采:光彩,此处指衣物的光泽。敝籯(bì xuān):破旧的箱子或袋子。老亲:对年老父母的敬称,这里指的是婆婆。念:思念。幼子:小儿子。称体:适宜身材。新裁成:刚裁剪好的。御尔寒:给你御寒。着以湖绵轻:穿用湖边的轻柔的丝织品。寒燠(yù)隔异地,犹廑慈母情:寒冷炎热相隔两地,还是惦记着母亲的深情。寒燠:气候冷热,泛指天气变化。湖绵轻:湖丝织品,轻柔而保暖。
忆兹:回忆起。初成:初次缝纫完成的样子。长短劳经营:指费尽心思,煞费苦心。长短:指缝纫时长短不一的线头。劳经营:费尽心机地经营。襟袖:衣服的前襟和袖子部分。密密缝:指前襟和衣袖等部位仔细地缝制。十针线:形容线迹细密,针脚整齐。点:缝纫时用手指按住缝纫的部位。十指:十个手指头,这里指手的动作。线线:指缝纫时线的走向,这里比喻针脚的整齐。萦(róng):缠绕。健妇:身体健康的女子,这里指年轻的儿媳。把:持,拿着。刀尺:裁剪衣服用的尺和刀。指点:指点着缝纫的方法。熨贴平:熨平、熨烫得平整无褶皱。
感激:感动,感谢。母意厚:婆婆对儿媳的感情深厚。顾我非童婴:回头看看我,并不是孩子。二十要自立:二十岁应该自立,不要依赖别人。俭素:节约朴素。敦家声:弘扬家风。五陵:指古时的长安附近五个有名的贵族聚居之地,这里借指婆婆。自轻肥:自己不讲究吃食,不追求享受。温饱无令名:不要因生活舒适而受到称赞。茹冰檗(bò):吃冷饭,即吃苦。冰檗:一种苦菜,味苦。用佐严君清:用来辅佐严肃的丈夫清廉正直的生活。短褐(hè):粗布衣。取蔽体:用作遮蔽身体的衣服。宁羡(xiǎn):难道会羡慕吗?罗绮荣:华丽的丝织品。被服:被子和衣服。矢(zhǐ)无□(fú):发誓决不奢华,不贪慕虚荣。
【赏析】
此诗作于元贞元年(1295)十月。诗人的妻子徐氏生辰,婆婆将新做的冬衣寄来,徐氏拆启看后,赋诗一首以答谢。全诗表达了徐氏对婆婆的孝心和对生活的艰辛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收到婆婆寄来的冬衣的情景及感受。婆婆寄来的冬衣是新做的,徐氏十分珍爱,因为它是婆婆精心制作,又经过长途跋涉才送到她的手上的。
诗的后四句表达徐氏感念婆婆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之情,并表示要以勤俭节约为美德,以报答婆婆对她的养育之恩。
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一位贤妻的孝心和对婆婆的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