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日出扶桑红,朔天万里霜烟空。
马前了了列巨嶂,隐然气色雄关东。
北镇之山各最古,望秩远稽《尧典》中。
路遐径僻到者少,林荒虎豹依榛丛。
鞭痕天泐暴秦迹,炼馀尚缅娲皇工。
空岩雪霁落飞瀑,寒光簸荡银河风。
六山环抱互掩映,绝顶下瞰冯夷宫。
我欲从之叫虞舜,苍梧窅霭云蓬蓬。
兹山阅历万万古,剑首一吷归鸿蒙。
后王德薄乃尚鬼,凿起殿开谾豅。
火龙金简烦传遽,千年火铄香炉铜。
祷祈禳禬走氓庶,庙祝伛偻神为聋。
又疑兹山怪名字,侏㒧颇类夷与戎。
勋华不为易华语,后来累译无由通。
职方纪载缺训诂,郭生只解笺鱼虫。
辽阳壤地界蒙古,近拱三辅尊土中。
内安外攘托保障,功德远配岱华嵩。
以兹庙食庶不忝,不然峻极惭穹窿。
寒风刺面紧格格,马蹄动地声隆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望巫山十二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 海门日出扶桑红,朔天万里霜烟空。
- “海门”指大海的入口。“日出扶桑”指的是太阳从东方升起,象征希望和光明。“朔天万里霜烟空”,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天际景象,远处的天空被霜和烟雾笼罩,给人一种空旷和辽远的感觉。
- 马前了了列巨嶂,隐然气色雄关东。
- “马前了了”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在马前展开。“列巨嶂”指的是山峰众多,像屏障一样排列。“隐然气色雄关东”则形容这些山峰的气势雄壮,宛如雄关东守,给人一种威严和壮观的感觉。
- 北镇之山各最古,望秩远稽《尧典》中。
- “北镇之山”指的是北方的山。“各最古”意味着这些山都有着古老的历史。“望秩远稽《尧典》中”则表示这些山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甚至与传说中的《尧典》有所联系,展现了它们深厚的文化底蕴。
- 路遐径僻到者少,林荒虎豹依榛丛。
- “路遐径僻”指的是道路遥远且偏僻。“到者少”说明很少有人能够到达这里。“林荒虎豹依榛丛”则形容山林荒芜,虎豹等野生动物在丛林中生活,营造出一种荒凉而神秘的氛围。
- 鞭痕天泐暴秦迹,炼馀尚缅娲皇工。
- “鞭痕天泐”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马蹄印痕迹,现在已经模糊不清。“暴秦迹”指的是秦朝的遗迹,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依然让人怀念。“炼馀尚缅娲皇工”则表示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人们对秦始皇以及女娲补天的传说仍然津津乐道,充满了敬畏和敬仰之情。
- 空岩雪霁落飞瀑,寒光簸荡银河风。
- “空岩雪霁”指的是雪后的空寂岩石。“落飞瀑”描述了瀑布在雪后更加雄伟的景象。“寒光簸荡银河风”则将瀑布的气势比作银河中的风,给人以震撼和敬畏的感受。
- 六山环抱互掩映,绝顶下瞰冯夷宫。
- “六山环抱”指的是周围有六个山峰环绕。“互掩映”形容这些山峰相互遮挡,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绝顶下瞰冯夷宫”则表示站在山顶上向下俯瞰,可以看到冯夷宫这样的古代建筑。
- 我欲从之叫虞舜,苍梧窅霭云蓬蓬。
- “我欲从之叫虞舜”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虞舜的意愿。“苍梧窅霭”形容南方的苍梧地区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云蓬蓬”则形容云雾飘散的样子,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感。
- 兹山阅历万万古,剑首一吷归鸿蒙。
- “兹山阅历万万古”意味着这座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无数的变迁。“剑首一吷归鸿蒙”则表示这座山的顶峰如同一把剑的剑首,最终回归到了混沌初开的状态,象征着永恒的存在和永恒的信念。
- 后王德薄乃尚鬼,凿起殿开谾豅。
- “后王德薄”指的是后来的君主道德修养不足,无法真正地崇拜神灵。“凿起殿开谾豅”则描述了为了供奉神祇而修建宫殿的情景,虽然表面上看似繁华,但实际上却显得空洞和虚伪。
- 火龙金简烦传遽,千年火铄香炉铜。
- “火龙金简”指的是用火炼制的龙形金属制品,通常用于祭祀或祈福。“烦传遽”表示这种金属制品需要经过繁琐的仪式才能得到神灵的认可。“千年火铄香炉铜”则描述了经过千年的燃烧,香炉中的铜质物品已经被烧成了灰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祷祈禳禬走氓庶,庙祝伛偻神为聋。
- “祷祈禳禬”指的是通过祈祷和祭祀来祈求神灵的保护或赐福。“走氓庶”表示人们纷纷前来祈求神灵的帮助,希望得到平安和幸福。“庙祝伛偻神为聋”则描绘了庙祝的形象,他们佝偻着身体,低声祷告,似乎在试图说服神灵不要听到人们的祈求。
- 又疑兹山怪名字,侏㒧颇类夷与戎。
- “又疑兹山怪名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山名字的疑问,他怀疑这个名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或者来历。“侏㒧颇类夷与戎”则进一步解释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这座山的名字与夷人和戎人有些相似,可能与他们的文化或历史有关。
- 勋华不为易华语,后来累译无由通。
- “勋华”指的是功勋和荣誉。“不为易华语”表示这种荣誉并不容易被理解或接受。“后来累译无由通”则表达了后来的人们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这种功勋和荣誉的意义,使得它难以被理解和传承。
- 职方纪载缺训诂,郭生只解笺鱼虫。
- “职方”指的是地理官职,负责记载各地的地理情况。“纪载”则是指记录或记载的意思。“缺训诂”表示关于这座山的描述在文献中有所缺失,没有明确的解释或注解。“郭生只解笺鱼虫”则指出郭生只是懂得解读一些简单的文字信息,而不是全面深入地研究这座山的历史文化和地理意义。
- 辽阳壤地界蒙古,近拱三辅尊土中。
- “辽阳壤地界蒙古”指的是辽阳这个地方的土地边界接壤了蒙古地区。“近拱三辅尊土中”则描述了辽阳靠近首都西安(三辅之一),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尊严。这里的“尊土中”可以理解为土地尊贵,也可以理解为尊崇中央的意思。
- 内安外攘托保障,功德远配岱华嵩。
- “内安外攘”指的是内部安定外部防御的策略。“托保障”则表示依赖这种策略来获得保障和安全。“功德远配岱华嵩”则强调这种策略带来的贡献和影响深远,与泰山(岱)和华山(华)相提并论。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战略重要性的认识。
- 以兹庙食庶不忝,不然峻极惭穹窿。
- “以兹庙食”指的是依靠这座神庙来提供食物。“庶不忝”表示这样做是值得的,不会辱没了这座神庙。“不然峻极惭穹窿”则表达了如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就会感到惭愧和遗憾。这里的“穹窿”指的是高大的结构或建筑,暗示了这座神庙的重要性和崇高地位。
- 寒风刺面紧格格,马蹄动地声隆隆。
- “寒风刺面紧格格”描绘了寒冷的风刮过面部的感觉,声音听起来像是急促的鼓点。“马蹄动地声隆隆”则形象地描述了战马奔腾时发出的轰鸣声,给人一种震撼和紧张的感觉。
这首五言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含义,展示了李白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