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潭荇藻如浮空,柳丝摇曳生微风。
湘竹为帘柏为榻,横陈碧玉芙蕖中。
葛衣新试冰线缕,团扇停挥坐忘暑。
黄鹂终日唤不休,何用喃喃教鹦鹉。

《夏白纻词二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酷暑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清凉的画面,让人在炎热的夏季中感受到一丝清凉和宁静。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放翁于盛暑作夏白纻词二首 今夏酷热因次其韵 其一
译文:范成大在炎热的夏天创作了《夏白纻词二首》。
注释:放翁:范成大的别号,这里指范成大。夏白纻词:夏天的白色丝织品,这里指《夏白纻词》。因次其韵:根据原诗的韵律进行创作。
赏析:范成大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展现了夏日的自然美景和人们避暑的惬意生活。

澄潭荇藻如浮空,柳丝摇曳生微风。
译文:清澈的池塘像漂浮在空中一样,柳树的枝条轻轻摇摆着带来阵阵微风。
注释:澄潭:清澈的池塘。荇:一种水生植物。浮空:像漂浮在空中一样。柳丝:柳树的枝条。摇曳:轻轻摆动。生:带来。微风:轻柔的风。
赏析:诗人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日里池塘和柳树的景象,通过对比“澄潭”与“浮空”以及“荇藻”与“柳丝”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同时,通过“柳丝摇曳”这一细节描写,传达出夏日微风拂过湖面时带来的凉爽感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

湘竹为帘柏为榻,横陈碧玉芙蕖中。
译文:湘妃竹制成的帘子和柏木做的床,横陈在碧绿色的荷花之中。
注释:湘妃竹:一种生长在湖南地区的竹子。帘:门帘。柏木:一种常绿乔木。榻:一种供人躺卧的家具。碧玉:形容颜色青翠欲滴。芙蕖(fú qū):荷花的别称。
赏析:此句通过对湘妃竹和柏木这两种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物品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将竹帘和木榻放置在荷花之中,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美的向往。

葛衣新试冰线缕,团扇停挥坐忘暑。
译文:葛衣新制,尝试着穿在身上感受冷丝丝的线条;停止挥舞团扇,静静地坐着忘却了暑气。
注释: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物。新试:第一次尝试穿着。冰线缕:形容穿着葛衣时感受到的凉意如同细线般刺骨。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来扇风降温。停挥:停止挥动。坐忘:静坐不动,忘记了一切烦恼。
赏析: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夏日炎炎时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葛衣新试暗示着作者对清凉舒适的追求,而团扇停挥则表达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中寻求片刻安宁的愿望。这种独特的避暑方式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高度重视。

黄鹂终日唤不休,何用喃喃教鹦鹉。
译文:黄鹂整天不停地鸣叫,何必用鹦鹉学它的叫声呢?
注释:黄鹂:一种生活在山林间的鸟类。终日:整天。唤不休:不停地鸣叫。何用:何必。喃喃:模仿的声音。教鹦鹉:学习鹦鹉的叫声。
赏析:此句通过对黄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叹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反问的方式,诗人暗示了人类不应过分依赖和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而是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自然,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