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内奇观海为最,董子收之襟带间。
推窗夜半看日出,赤霞万顷涛如山。
海市人生不恒见,君直视如檐下电。
旌旗城阙摇空蒙,海风吹作云千片。
自言结屋荒山中,蘋婆手植千株红。
梨花如雪间梅李,十里烂漫吹香风。
枯藤奇树无不有,春菘秋蕨绿盈亩。
布袜青鞋老道人,十载长斋未除酒。
吟诗经岁客长安,气如沧海翻紫澜。
颊上髭须老犹壮,意中鸥鸟天何宽。
东来秋色海云黄,诗人归卧陆浑庄。
此时天地风尘客,各忆南山旧草堂。

【注】:

东海:泛指东海地区或其附近。董生:即董文简,字仲舒,西汉末年人。

海市:海市蜃楼,是海边或海岛上空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幻景。

檐下电:檐下的闪电。

旌旗:旗帜。

城阙:指宫阙、朝廷。

结屋:建房定居。

蘋婆:一种果树名,又名苹婆果。

布袜青鞋老道人:形容道士穿着朴素,脚上穿着布袜,脚上穿草鞋。

紫澜:紫色的水波,这里指大海。

陆浑庄:陆浑山的山间小村。

归卧:回家休息。

此时:此刻。

天地风尘客:指在天地间飘荡的行旅之人。

南山旧草堂:指董文简曾经居住过的南山草堂。

【译文】:

东海最奇观是海,董子收藏它胸怀间。

夜半推窗看日出,赤霞万顷涛如山。

海市人生不常见,君直视如檐下电。

旌旗城阙摇空蒙,海风吹作云千片。

自言结屋荒山中,苹婆手植千株红。

梨花如雪间梅李,十里烂漫吹香风。

枯藤奇树无所不有,春菘秋蕨绿盈亩。

布袜青鞋老道人,十载长斋未除酒。

吟诗经岁客长安,气如沧海翻紫澜。

颊上髭须老犹壮,意中鸥鸟天何宽。

东来秋色海云黄,诗人归卧陆浑庄。

此际天地风尘客,各忆南山旧草堂。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董文简写的一首诗。董文简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后代,生活在唐代,与杜甫同朝为官。诗中描述了董文简居住在东海一带时的一些景象以及他的性格特点等。

首二句“宇内奇观海为最,董子收之襟带间。” 描绘了东海的奇景,董文简将其收藏在家中。这里的“收之”,可以理解为收集、收藏之意,也可以理解为收纳的意思。

“推窗夜半看日出,赤霞万顷涛如山。” 描述了夜晚推窗观赏日出的景象,海面上泛起的波浪如同山峦一般。这句话描绘了日出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海市人生不恒见,君直视如檐下电。” 描述了海市蜃楼这种幻景的奇特之处,就像屋檐上的闪电一般,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通过比喻,将海市蜃楼的神秘性形象地展现出来了。

“旌旗城阙摇空蒙,海风吹作云千片。” 描述了旌旗飘扬在天空之中,海浪吹动着云彩形成千朵白帆。这句话描绘了海风和旌旗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自言结屋荒山中,蘋婆手植千株红。” 描述了董文简在荒凉的山区中搭建房屋,亲手种植了上千株红苹果树的情景。这句中的“自言”可以理解为他自己所说,也可以理解为他自己做的,表现出董文简的勤劳精神。同时,“蘋婆”是一种果树名,这里用来形容苹果树的颜色鲜艳如红宝石般美丽动人。

再接着,“梨花如雪间梅李,十里烂漫吹香风。” 描述了梨花盛开的景象,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梅花和李花也竞相开放,形成了十里路长的花海,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枯藤奇树无所不有,春菘秋蕨绿盈亩。” 描述了各种奇特的树木和蔬菜,春天的菘菜和秋天的蕨菜都长满了整块土地。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布袜青鞋老道人,十载长斋未除酒。” 描述了一位身着布袜、脚踏青鞋的老道人,已经修行了十年但依然没有戒掉饮酒的习惯。这句话描绘了这位老道人的简朴生活和修行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吟诗经岁客长安,气如沧海翻紫澜。” 描述了董文简经常在长安吟诵《诗经》,他的气势如翻卷的沧海一般强大而深沉。这句话描绘了董文简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底蕴。

“颊上髭须老犹壮,意中鸥鸟天何宽。” 描述了董文简的脸上留有胡须,仍然显得英俊而充满活力。他的内心像鸥鸟一样宽广无垠,不受世俗束缚。这句话表达了董文简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远的志向。

最后两句“东来秋色海云黄,诗人归卧陆浑庄。” 描述了董文简从东来的秋天看到东海上空的云彩呈现出黄色,他回到了家乡陆浑山中的庄子里休息。这句话描绘了董文简的归隐生活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赞美董文简为主题,通过描绘东海的自然景观、董文简的隐居生活以及他的个人品质等方面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风采。同时也表达了杜甫对于友情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