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晨将行,南枝蚤梅发。
如何寒香时,远与故山别。
不惜枝上花,宛转赴南陌。
南陌良苦辛,昨夜江天白。
不见江上渔,惟见江干雪。
北风号枯杨,横林远萧槭。
寒气入江声,波涛力应竭。
天地无纤尘,群峰如挺璧。
琼树将万株,瑶台且千尺。
一幅水晶帘,遥遥挂青碧。
小艇明镜中,四顾清光彻。
如驾凌云鹤,远渡银河碛。
俯视无复有,横空但明月。
客子得奇悟,邈然忘所适。
故乡有诗人,秉心素高洁。
澹荡非世情,怀抱自清悦。
安得同苦吟,写此江天夕。
注释:
- 客子晨将行,南枝蚤梅发。
译文:早晨我准备出发,南边的梅树早春已经开花。
- 如何寒香时,远与故山别。
译文:梅花的香气在寒冷中显得格外迷人,它似乎在远方与故乡的山峦挥手告别。
- 不惜枝上花,宛转赴南陌。
译文:树枝上的梅花不畏严寒,宛转地向南方的小路上走去。
- 南陌良苦辛,昨夜江天白。
译文:南下的路上充满了艰辛,昨天夜晚江面被白雪覆盖。
- 不见江上渔,惟见江干雪。
译文:看不到江上的渔民,只有江边的雪白茫茫一片。
- 北风号枯杨,横林远萧槭。
译文:北方的寒风吹动着枯萎的杨柳,树林里传来远处的萧瑟声。
- 寒气入江声,波涛力应竭。
译文:冷气渗入江河的声音中,波涛的力量应该已经耗尽了。
- 天地无纤尘,群峰如挺璧。
译文:天空和大地没有一丝飘浮的灰尘,群山如同挺立的玉璧。
- 琼树将万株,瑶台且千尺。
译文:有成千上万棵的琼树,高耸入云的瑶台也有千尺之高。
- 一幅水晶帘,遥遥挂青碧。
译文:一幅巨大的水晶帘幕,远远地悬挂在青翠碧绿的天空下。
- 小艇明镜中,四顾清光彻。
译文:小船上反射出明亮的镜子,四面环顾清澈透亮的光芒。
- 如驾凌云鹤,远渡银河碛。
译文:好像驾着飞向天空的白色神鸟,越过银河的沙漠。
- 俯视无复有,横空但明月。
译文:向下望去,再也没有任何东西;抬头望去,只见那皎洁的月亮高悬于空中。
- 客子得奇悟,邈然忘所适。
译文:客人突然领悟到某种深奥的道理,于是感到无比宁静,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地。
- 故乡有诗人,秉心素高洁。
译文:我的故乡有一位诗人,他的心地纯洁而高尚。
- 澹荡非世情,怀抱自清悦。
译文:他的心境不为世俗所染,保持一颗清新愉悦的心灵。
- 安得同苦吟,写此江天夕。
译文:如果能与这样的人一同苦苦吟咏,我将能写出如此美丽动人的夜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首句“客子晨将行”点明了主题——游子即将启程,为下文作了铺垫。接着作者描述了清晨的江畔,南枝上的早梅已开放,寒香扑鼻,似乎在向远方的故乡告别。第二句“如何寒香时”则巧妙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四句描绘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它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第五、六句则通过描绘大雪纷飞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第七、八句则通过描绘波涛汹涌的景象,表现了大海的浩瀚和力量。最后两句以游子的感悟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