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风月喜无边,芳序才过惊蛰天。
寄语梅花须晚放,君恩留与度寒年。
【注释】
小庭:指庭院。风月:比喻美好时光。芳序才过(zhòu):春天的节候刚过。惊蛰(zhén)天:即惊蛰节令,在每年的三月上旬。寄语梅花须晚放,君恩留与度寒年:我劝慰梅花要迟开,因为您受君王恩宠,有赏赐,所以请留下您的恩惠度过寒冬。
【赏析】
《引退偶吟五首·其五》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已经辞官,过着隐居生活,这首诗就是他退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首句“小庭风月喜无边”,是写自己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小庭中,春风和煦,明月高照,春色无边。
次句“芳序才过惊蛰天”。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把二月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惊蛰,这时天气渐暖,蛰伏的虫类开始出土活动。这句诗意思是,正当百花初放、春意盎然的时候,作者却已辞官归隐了。“芳序”即美好的时节,“才过”则表明刚刚过去。“惊蛰天”即惊蛰节气。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也写出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
第三句“寄语梅花须晚放”,是劝勉梅花晚点开放。“寄语”是书信中的用语。“君恩”指皇帝的恩惠。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劝你像梅花一样,在皇帝的恩惠下度过寒冬吧。这里的“须晚放”并不是说梅花一定要等到冬天才能开放。而是指要像梅花一样,经得起考验,不轻易开花。
末联两句:“君恩留与度寒年,”是说自己受皇帝恩宠,有赏赐,因此应该留下你的恩惠度过寒冬。
诗人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对梅枝晚放的形象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以梅自喻,既表现了他对朝廷的眷恋之情,同时又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之心。